为什么?戈恩从同时手握3家世界500强沦落到了生死大逃亡!(2)
时间:2020-01-11 19:1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他的足迹几乎踏遍总部办公室、生产车间、各地分支机构、经销商处、设计中心、制造工厂;他与同事、供应商等三四千人进行过沟通;他还开了日产高层的先河,第一个亲自测试公司生产的汽车。 一番调查后,戈恩认为一些人口中的金融危机、国内生产力过剩等因素,并不是日产衰败的关键。核心问题是员工缺乏危机意识,经营团队没有明确目标。 于是,上任7个月后,戈恩制定了“日产复兴计划”——2000财年实现扭亏为盈;2002财年利润达到或超过销售额的4.5%并将汽车事业净负债降至7000亿日元以下。 定好目标,戈恩挥起改革的大刀。 他先后关闭5家工厂,3年时间陆续裁员超2万人,砍掉所有非汽车产业;通过成立跨界职能团队、引入欧美采购竞争机制等措施,削减采购、销售和管理等成本;零部件供应商从1300多家砍到600家。 改革触及了许多人的利益,有的被裁员工、供应商职工泪如雨下。 “日产复兴计划让许多人感到疼痛,这是一种伴随着牺牲的疼痛,但是为了日产的再生,我们别无选择。”戈恩说。 经过改革,曾经的机构臃肿、高成本大大改善。例如,关闭工厂让日产的生产能力利用率从51%上升到了74%。降低成本的毫不留情,为戈恩赢得“成本杀手”的称号。 公司瘦身,成本减下来的同时,戈恩开始提升战斗力。 日产等级制度森严,限制了公司内部活力。戈恩认为,只要有能力,不管资历年限,立即提拔,紧急事情可越级汇报。他还通过持股、现金奖励等措施激励员工。 以前,日产总盯着丰田这个竞争对手,戈恩则提出,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消费偏好的变化,用最快的速度研制出消费者满意的产品,放眼海外市场。 就这样,在戈恩的一系列举措下,日产从死气沉沉中恢复生机。 仅用了一年多时间,连续7年亏损的日产就提前实现扭亏为盈,2000财政年度盈利27亿美元,堪称奇迹。 那时,日产员工亲切地将戈恩称为“我们的戈恩”,外界叫他“神奇小子”。 充满战斗精神的戈恩,在日产复兴计划的基础上,2002年又进一步提出“108计划”。 “1”代表2004财年全球汽车年销量比2001财年多100万辆左右,“0”实现零负债,“8”即实现全球汽车制造商最高水平的8%经营利润率。 在不少人看来,如此短的时间内实现这样的目标几乎不可能。 但2005年9月,戈恩宣布“108计划”全面完成。 戈恩拯救了日产,帮助一度陷入低谷的日本商业恢复了信心,在日本赢得极高声望。 日本经济研究所高级经济学家佐藤幸助评价戈恩:“他所做的事情是日本企业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因为商业上的成功,在日本这个漫画国度,戈恩被漫画家称为“超能量明星”,甚至还成了漫画主角。 国外高管在日本很少见,而戈恩则成为日本最成功、最著名的外国企业家。 戈恩被捕至今,日产的市值跌了约100亿美元,平均每天损失4000万美元。戈恩说,“日产会为此毁了自己的公司,丢了自己的品牌,砸了自己的招牌。” 从巅峰坠落低谷 2005年5月,因为在日产的成功,戈恩成为雷诺第9任CEO。相隔两万多公里的两大汽车巨头,同时被戈恩掌控。 2009年,奥巴马政府曾发出邀请,希望戈恩带领通用走出困境。虽然待遇丰厚,但戈恩还是果断拒绝,他的心思还在雷诺和日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