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戈恩从同时手握3家世界500强沦落到了生死大逃亡!
时间:2020-01-11 19:1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我没有逃避正义,而是逃脱了不公正和政治迫害”。 作 者丨李延磊 杨凯 图片:网络 昨晚,日产前董事长戈恩召开媒体见面会,回应外界质疑。 这也是引发全球关注的“跨年大逃亡”后,他首次公开现身。 两个多小时的发布会里,戈恩力证清白。 他痛斥日产的日本高管与检察官和政府勾结,对他进行有组织的迫害,否认了瞒报巨额个人收入、挪用公司资金、向公司转嫁个人投资损失、涉嫌违反《金融商品交易法》和《公司法》等几项指控,并向媒体提供了相应证据。 “逃亡是我人生之中最艰难的一个决定”,戈恩说,“但我不得不逃。 继续待下去,我可能会死在日本。 ” 可惜的是,关于外界最关心的逃亡方式,他始终闭口不谈。 日产恩将仇报? 2018年11月19日,戈恩像往常一样乘专机抵达东京羽田机场。 机舱门刚打开,就上来两个日本人,直接把他从机场带走。 在汽车业,戈恩的大名几乎无人不知,他同时掌控雷诺、日产、三菱三大汽车巨头。 戈恩被捕的消息一经传出,引发剧烈“地震”。 日产在当晚召开紧急记者会,列出戈恩少报约50亿日元薪酬、公款用于私人投资以及搞个人独裁等多条罪状。 会上,戈恩一手提拔的日产CEO西川广人痛诉他的三大罪状,称:“戈恩所为是公司不能容忍的行为,我感到非常失望、沮丧、绝望、愤慨和愤怒。” 有意思的是,2019年9月16日,这个扳倒戈恩的“反腐先锋”也因涉嫌隐瞒薪酬“下课”。 戈恩被捕源于一封内部举报信。戈恩说,日产为了调查自己雇佣了很多人,相关费用高达2亿美元。而且两名日产高管立下“功劳”,一直协助内部调查,并同意做“污点证人”。 俨然一部“日产版宫斗剧”。 当时,也有人力挺戈恩。 《现代商务》就指出,戈恩收入由日产汽车负责打理,不存在偷税漏税的企图和可能,少报是为了避免收入金额刺激到日籍员工。 戈恩的助手格雷格·凯利同样被调查。凯利称,戈恩的薪酬是和公司其他董事商讨后,以适当方式支付的。因他和戈恩同为法国人,被媒体解读为“日产在清除董事会的法国势力”。 许多法国媒体也提出戈恩被捕可能是“阴谋”,并有媒体指责日产恩将仇报。 在接受调查时,戈恩否认了日产针对他不当经济行为的一切指控。 然而,这些言论都没能帮他挣脱困境。 2018年11月22日,日产果断解除了戈恩的董事长职务。 三菱也紧步日产后尘,于11月26日解除其董事长职务。 锒铛入狱,丢掉两个车企巨头的掌控权,在汽车行业叱咤风云22年的“老司机”就这样在日本翻了车。 2.1万亿日元的烂摊子 2018年7月19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公布,日产汽车高居第54位。 四个月后,戈恩被捕,与日产缘尽。 戈恩与日产结缘于1999年。 当时不仅是日产,也是日本经济备受煎熬的时期。 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裂,内伤未愈,97年再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连续两年经济负增长。消费需求持续低迷,失业率逐年攀高,制造业萎靡不振,日本国内被悲观情绪所笼罩。 成立于1933年的日产也未能独善其身,一步步被逼到了悬崖边上。在最令日产人绝望的时刻,法国雷诺伸出了援手。 1999年5月28日,雷诺以48.6亿美元收购日产36.8%股份,并派驻17人进入日产。担任雷诺汽车副总裁三年的戈恩正是其中之一。他进入日产董事会,并担任公司首席运营官。 头衔光鲜,可戈恩接手的却是一个大烂摊子。 当时,日产一身大公司病,官僚气息浓厚,管理问题重重,成本居高不下。公司业绩连续26年下降,市场份额从6.6%降到不足5%,连续七年出现亏损,负债2.1万亿日元。 连战连败,日产公司上下士气消沉。在一些人看来,当时的日产一无是处。 日本还是个比较排外的国家,戈恩被贴上外来者标签,这对他的管理能力是个不小挑战。 但当时的戈恩并未惧怕。 “受困的公司对高管来说是一个机遇,能够真正彻底显现你的领导力。 接手不好的公司,不要畏惧,一定要迎难而上。” 就这样,戈恩结缘日产,凭借着自身魄力,在几乎一片废墟的日产开启大刀阔斧的改革。 神奇的拯救者 如何靠变革拯救濒临破产的日产? 戈恩的答案是: 明晰变革的原因、规范变革的流程、清晰变革的目标。 在他看来,这都是变革的重要要素,缺一不可。 初进日产,戈恩不了解日本文化,不了解日产公司。这种状态下,变革自然无从谈起。为了摸清楚问题所在,他扎根一线,狠下功夫。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