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市场成明日黄花 少了靠山的新能源汽车何去何从?
时间:2020-01-02 10:5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几天前,网约车鼻祖Uber创始人卡兰尼克,疯狂套现25亿美元后离场。根据Uber最新财报显示,截至去年9月30日,公司当季亏损达到了11.62亿美元,这已经是Uber连续第6个季度亏损。在Uber如此不堪的表现下,作为主要投资商的孙正义在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非常羞愧。这个被奉为近30年来最成功的投资者,如今也不得不承认在共享领域投资的失败。 随着全球网约车巨头跌下神坛,在中国曾经合并快的、优步的滴滴也低调了许多。公开数据显示,滴滴出行2018年持续亏损,补贴司机超过113亿元,全年亏损总额高达109亿元,那种烧钱换用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而由车企自身衍生出的出行公司,在业内人士看来其产生的销量不过是“左右倒右手”。一直捆绑于网约车市场" target="_blank">市场之上的新能源车企,在浮沫褪去之后已经感受到了丝丝寒意。 背靠B端再难乘凉 在中国整体车市步入凛冬的大趋势下,网约车市场的确在很大程度上消化了新能源汽车产能。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排行中,位于前十名的北汽EU系列、比亚迪e5、帝豪EV450、荣威Ei5、逸动EV460等是网约车的热门车型,很大一部分销量就来自网约车市场。据GGII统计,2019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累计上牌53.7万辆,其中16.9万辆为包括网约车在内的营运车型,涨幅高达620%。 其实上述数据还是偏于保守。有数据显示,去年1至10月,中国累计上险的个人非营运类车型共有约25.11万辆,仅占纯电动乘用车上险总数的45%。剩余55%的车型,包括营运类车和单位购买的非营运车。而以个人名义上险的非营运类车型,部分也有可能用于车主接单做运营。因此,实际完全由私人消费者购买、专门作为家庭、工作等用车的纯电动数量应该低于25.11万辆。北京一家长安4S店的销售人员就向记者坦言:“新能源车三分之二的销量走向主要是网约车款,大多数是企业批量购买。”据介绍,公司提供“以租代售”的新模式,通过公司的合作项目“滴哥融租”,购买其网约车款的车型。“卖给公司的车大概超过一半吧,这些公司才是我们的大客户。”北京五道口附近的一家北汽新能源4S店老板表示,这些门店是曾经号称“全北京销量第一”的北汽新能源经销商门店。 但从中汽协发布的数据看,现在的出行市场已经难以支撑新能源车市的增长。截至去年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连续第5个月同比下滑,中汽协预计2019年全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或呈现负增长。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肖政三就表示,“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还属于单边式的推广,C端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认知还不够。”在肖政三看来,消费者认知还不够充分时,企业承担了新能源汽车初期发展的任务。企业通过向出行行业投放产品,让消费者能够体验到新能源汽车,从而提升消费者认知,这是一个过程。然而,伴随着出行市场逐渐饱和,依靠出行市场带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时代已接近尾声。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也表示:“新能源车个人用户的占比达到80%以上时,新能源汽车市场才算成熟。” 2019年广州车展前夕,上汽通用总经理王永清表示:“2019年1—9月,国内卖给个人用户的电动汽车仅十余万辆,其余全部投放给B端出行市场。”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也在微信朋友圈写道,“除去卖给的士、出行等大客户等的数据,2019年1至9月中国电动汽车卖给真实消费者的数量大约仅十几万辆,和特斯拉前三季度在美国的销量相差无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