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亿到400亿 上汽投资冯金安:我们要做汽车产业基金的NO.1(2)
时间:2020-01-01 05:5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通过对企业标的的充分了解,上汽投资在项目捕捉上做到了精准出击。在行业IPO转化率普遍为5%到7%之间时,上汽投资参投近70个项目,10个已成功IPO,转化率高达15%。 对于当下的VC/PE而言,DPI才是王道。据了解,上汽投资首支PE基金已经完全退出,仅仅用时4年半,实现账面回报率4.66倍。 2018年是上汽投资的丰收年,这一年,上汽投资一共收获了4个IPO。其中,金力永磁(300748)上市,成为上汽投资在股权投资领域的又一经典项目。早在2015年12月,尚颀资本所管理的专注于汽车电子的产业基金便作为金力永磁新三板定向发行股份的三大机构投资者之一入驻其中。 “我们投进去的时候,金力永磁估值大概在8亿左右,上市之后,市值最高时达260亿”,冯金安说道。随着金力永磁上市,上汽投资也迎来了收获季。值得一提的是,这一个项目的巨大成功,就覆盖了整支基金的成本,而且还有盈余。 2019年科创板开板,上汽投资成为赢家之一,参投企业晶晨股份在科创板上市,同时今年还有2到3家企业正在申报中。 母基金业务方面,上汽投资同样“挑剔”。自2017年9月份成立以来,上汽母基金共深度交流了上百家优质GP,但最终只投了高瓴、博裕等头部基金和一些深耕某一专业方向的专业基金。 头部基金和专业基金,是上汽母基金在选择投资标的时的重点方向。“投资高瓴、博裕等头部基金不同于一般基金,他们对LP的要求很高,不是什么样的机构都能投得进去。但我们还是积极争取投进去。一是,希望跟这些头部基金学习,二是通过他们找到更多好的项目。”冯金安表示。通过投资专业基金,上汽投资的领域得以拓展到一些相对陌生的领域,比如医药、消费等。 刚开始觉得遍地是黄金 现在越来越谨慎 2018年以来的资本寒冬之下,很多投资机构每一步都走得如履薄冰,投资人面临的考验也更加残酷。 汽车行业寒意更甚。2019年,国家新能源补贴政策大幅滑坡,新能源汽车市场由政策驱动转化为市场驱动,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受到较大冲击。与此同时,中国汽车产业正迎来大变革,新的技术创新有待破土而出。 围绕着汽车行业,智能驾驶、燃料电池、5G等热点层出不穷,在热闹的投资市场中保持理性,是专业投资人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 “刚进入这个行业时,感觉到处都是投资机会,好像遍地是黄金。但是等你真正开始投资,你会越来越谨慎,甚至越来越害怕。”谈到这些年的投资体会,冯金安感慨道。 谨慎、谨慎再谨慎,他告诉自己面对未来时必须要保持这样一种心态。 “现在市场上不管是智能化还是无人驾驶,大多数技术都处于不成熟阶段,都在不断的高速迭代。每一个项目的落地都需要三到五年甚至十年时间。今天你看好的项目,两年之后可能没人看被淘汰掉了。”冯金安表示。 无人驾驶一直是汽车行业的焦点,创业公司众多。自动驾驶主要分为5类,从L1到L5不等,等级越高,自动驾驶的难度越高。曾经很多做无人驾驶的企业来上汽投资寻求融资,一上来就介绍自己是瞄准L4/L5级别的,像这类企业上汽投资一般都不会投资。 “能够安全应用的无人驾驶技术涉及的领域太多,许多关键技术还需要不断迭代。我们最的是技术是否能落地。”冯金安解释道。 在冯金安看来,未来的投资行业一定是向两个极端发展,一个是头部基金,另外一个是专业基金。“头部我们尚有差距,所以我们一定要尽可能地做到专业。“他说。 如何做到专业?就是坚持深耕汽车产业投资是核心原则。冯金安认为,上汽投资未来发展的方向就是把汽车产业链的投资研究透,力争做汽车产业基金的NO.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