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时尚汽车_汽车生活移动版

主页 > 独家 >

“意念控制”走向应用?

  “意念控制”走向应用?

  还记得银幕上主人公通过“意念”控制物体的场景吗?其实,科学家们早已把这样的场景变成了现实,只不过囿于高造价和低性能,将“意念控制”仅仅局限在了实验室里。近日,我国科研团队用“脑机一体化”突破了脑控技术的关键难题和技术瓶颈,使“意念控制”走向广泛应用有了可能。

  “脑机一体化”,是脑科学与人工智能跨界融合的产物。即把人的大脑作为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脑机接口,将大脑的智力和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人工智能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兼具大脑的灵活、智能和计算机的高速、大容量的新系统,既不完全依靠“脑”,也不完全依靠“机”,这样可以大幅度提升控制系统的智能化和适应性。

  以无人驾驶汽车为例,它的运行主要靠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计算机系统控制,在公路上行驶时,依靠比对数据库与现实场景做出判断,并发出相关指令。然而,一旦数据库中没有类似的处理方式,那么智能的无人驾驶汽车就会秒变“愚蠢”。这正是当前无人驾驶汽车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而“脑机一体化”运用到无人驾驶中,可以大大提升汽车的智能化水平,能够运用人类的智能处理未曾发生过的情况,或者在发生危险前及时发出警示,切换驾驶模式,提高灵活性,从而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脑控技术的核心,就在于对脑电波(即脑特征)的提取、分类和识别。以脑控车为例,至少需要提取能控制走、停、加速、减速、转弯等5至6个脑特征,每个脑特征量的增加都是脑控技术应用质的变化,其难度自然不低。经过近20年的研究,科学家们实现了同时提取视觉刺激、运动想象、事件想象等多模式脑特征。

  如何提取脑特征呢?现在的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侵入式”,即将脑电波检测电极植入大脑。这种方式采集到的脑信号强且稳定,但会对人体造成创伤,除非特殊情况,否则极少有人选择这一方式。另一种是“非侵入式”,即穿戴可穿戴的脑电波检测设备。相比前者,这种方式对人体无伤害,但稳定性弱、速度慢、正确率低。要想获得稳定的脑信号,通常需要连接较多的信号采集装置,穿戴十分不便,因此推广应用也大大受限。

  我国科研团队通过“脑机一体化”,对化解以上难题进行了有益探索,在提升信号传输的精确性、实时性与精准度的同时,有效减少了导联装置。

  “脑机一体化”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从日常生活到医疗、教育、军事及游戏娱乐等领域,都会呈现出它的“给力”。不久前,有研究人员大胆提出“用意念游戏延缓脑衰老,从而预防老年痴呆症”的想法,若能实现,“跨界融合”将会再向前迈出一大步。

  未来,只能在电影中看到的机甲战士或将真的走上战场,或是身材魁梧的“巨无霸”,或是与人等身的“钢铁侠”……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