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时尚汽车_汽车生活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小鹏汽车何小鹏:为什么我坚信春天在2021(3)

  一家新能源车企要想做到一定的规模,200亿人民币的硬性投入是必要的。目前为止,特斯拉已经烧掉160~170亿美元,美国所有的东西都比中国贵三倍,换算到国内就是400亿元人民币。假如你花400亿元建成一个全球化的品牌,有4款车型,一年能卖出20万辆,那已经很牛了。

  EW:目前小鹏汽车的利润水平如何?

  HXP:现在利润不高,明年利润会好些。届时,智能汽车的商业模式会从前模式进入到后模式。我讲的后模式是不光是指维修、保养等车后服务,而是基于智能、软件的模式,小鹏会在这方面继续探索。

  


  2021,迎来“人口红利期”

  EW:由于补贴政策的倾斜,过去几年新能源汽车的产能,主要由公共交通、出行平台等B端客户所买单,C端消费者的购买比重其实还很小,原因是什么?

  HXP:这个弊端已经出现了。中国目前的新能源车保有量,如果把非C端的去掉,这个数字略惨淡。这里面有很多的原因,一个是政策补贴,当然现在补贴在滑坡;另外,一些地方的出租车规定要采购电动车,还有就是出行平台(会大量采购),这些加起来,大概每年能催生了一个50万(辆)左右的市场。

  原来销量最好的新能源车,补贴后价格集中在10~12万。就单纯C端的销售数据来说,里面大约有三分之一是卖给跑网约车的司机,但这个数据我们无法统计。

  今年7月补贴退坡后,大家会发现,15万~25万的产品销量开始增多,主要购买的都是C端消费者,B端的销售大幅下降。我觉得这是一个好事情,明年会有更多好产品上市,小鹏也有自己的新车,好的产品加上统一的价格,更好的技术,会慢慢赢得市场。

  EW:在退补的寒冬阶段,有多少新造车企业将被淘汰?

  HXP:看什么是淘汰,汽车的淘汰基本上就是停摆,或者以低功耗在运行,但要说完全挂掉很难。但明年做得比较艰难的,可能会蛮多。

  从消费电子的格局来看,全球十大头部厂商里面,中国可能占据3~5家。也许10至20年后,新能源车也会是类似情况,但是我不敢说一定能复现,因为汽车的复杂度比他们高很多倍。

  某种程度来说,我是很焦虑的。因为我看到特斯拉的技术遥遥领先,了解到宝马与大众在毛利率的优势以及技术储备,这个赛场的选手真的极其厉害。

  EW:过去在燃油车时代,中国厂商与国外相比是落后的。但在新能源造车领域,其实国内外相当于是同时起步。我们如何与国外展开竞争?

  HXP:说实话,我觉得挺难。首先,国际化超不了。美国企业做国际化是俯攻,而包括中国在内,很多国家的企业推行国际化是仰攻。

  第二,中国汽车行业规模巨大,但很分散。有的国外车企,进入中国快20年,一个底盘换换样式,就可以卖这么多年。国外注重底层技术、底层基础;中国企业更注重应用技术和组合方法,最后规模是容易做大,但深度比较难实现。

  新造车企业要把四样东西平衡好:全球化的品牌/品质、科技水平、成本和规模。当你把这四个平衡好了,又会发现全球化我们很难推进,科技的底层技术也很难突破,平衡化的成本还行,品质要再加强。所以我个人觉得,(超越)任重而道远。我相对看好吉利,他们不是做的最好的,但在中国的车企里面,平衡做得很好。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