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何小鹏:为什么我坚信春天在2021
时间:2019-12-11 21:1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摘要 【小鹏汽车何小鹏:为什么我坚信春天在2021】2019年伊始,汽车行业进入漫长的销售熊市。小鹏、蔚来、威马等新造车势力也同样感到寒冬的凛冽。何小鹏把造车比喻为长跑,现阶段,需要整个行业携手攻克难关。(财经天下周刊) All in 造车事业两年整,何小鹏坦言,过去的2019,每一天都很难。 作为第一家遭遇全国性售后事件的新造车厂商,何小鹏承认“有无数的问题在我们内部”。不过,他也表示,客观上,国内与国外车企仍存有明显的差别待遇,用户对小鹏汽车的宽容度远不如特斯拉。 “当初已经做好10倍20倍的难度预期,没想到(造车)远超预期的难。”何小鹏称,这应该是自己创业以来的最大误判。 造车涉及多个零件、地域和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变形,从而让客户产生不满。研发投入的节奏快了,融资可能出现吃紧,慢了也不行;只侧重于产品质量、用户体验,导致品牌、营销出现短板也不行。 巨大的资金投入也令早已实现财务自由的何小鹏倍感压力。“正常来说你弄到100亿,还会担心资金的压力吗?对不起,车很快会。” 时隔一年有余,11月13日,小鹏汽车宣布完成4亿美元的C轮融资,并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小米集团。何小鹏向AI财经社透露,是雷军主动提议投资的。旧交情与新故事的结合,让双方在供应链与智能化场景上有了更深入的探索与积累。 碰巧的是,采访当天,何小鹏因“财务自由之后很痛苦”的言论上了热搜话题。对于被误解被消费,他表示反感,“像今天(接受采访)也是反我个人性格的,我不喜欢,但没办法,企业需要往上走,就只能这样子。” 对谈间,何小鹏展现出身为“理工男”直率的一面,对一些问题都直言不讳地给出答案,甚至不时会为刚说出的话感到懊恼——“这个说出去又要被人骂”“这个就别写了”。这种心直口快的气质或许跟互联网行业更般配,而造车显然是一项更系统更严谨的工程,需要更全面更审慎地协调各方利益。 在何小鹏看来,行业寒冬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差不多到2021年,届时政策、价格开始产生稳定性,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接受程度会更高,行业将迎来“人口红利期”。 尽管如此,何小鹏丝毫没有降低明年的预期,“如果平均增速在150%,你做到150%,最多只算合格。要想拿到绝对的领头羊地位,一定是要超过行业增速。” 他把造车比喻为长跑,现阶段,需要整个行业携手破风前行。至于下一阶段,自然是加速超越。 《财经天下》周刊=EW 何小鹏=HXP 我们不做性价比 EW:有人说,小鹏就像新造车领域的“小米”。未来会一直坚持走“性价比”的路线吗? HXP:我们现在不怎么提性价比,小鹏汽车的核心定位是中端和中高端,而不是更低端的产品。我比较喜欢丰田,丰田在品牌、品质、售价都做得很稳,全球化更是没的说。我自己的第一台车就是丰田,我蛮喜欢这个段位,所以我们一直做的是15~30万元区间的车。 实际上,今天中国销售最好的车型当中,主价位是在10万元左右,这个段位的车企数量是最大的。小鹏在这一段做不动,因为小鹏一直想把智能化做好,智能化本身就需要成本。我们希望把品质、智能和颜值做好。 EW:你刚刚提到了“牺牲”,小鹏汽车在兼顾性价比的同时,都作出哪些牺牲? HXP:第一,空间。我们基本上不做C级车,主要做A级车与B级车。第二,加速度。P7四驱版的百米加速时间能达到4秒多,实际上可以再做得更好,比如再减少1秒或1秒半,但我觉得没必要,够用就好。 EW:是否能理解为,小鹏汽车在驾驶性能上的投入要稍逊于智能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