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呼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汽车下乡能否再现风光(2)
时间:2019-12-06 19:5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一位车企代表表示,今天农村地区的消费环境相比10年前发生很大的变化,不仅消费结构、车型需求有所不同,地区差异也很大。东南沿海等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换购可能是主流,而且普遍存在消费升级的需求,而中西部很多地区可能主要仍是基于代步的初次购车,或是满足拉货的需求。针对这些区域的不同需求,汽车下乡也不能“一刀切”,而是要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需求推出适应性政策。 消费需求的变化要求政策必须做出改变的同时,也要求企业做好相应准备。依靠国家真金白银的补贴拉动销量的寄望注定要落空。正如吴卫所言,要从供给侧改革入手,在这一轮汽车下乡中,企业要做的是精准找到农村市场的需求,在产品、服务上下功夫。由于换购的增多,农民对车辆的了解也在不断深入,而且随着农村生存环境的变化及用车需求的改变,尤其是“小镇青年”群体的出现,他们对车辆的关注点不再仅仅是性价比,而是对车辆的性能、外观甚至舒适性等方面都有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企业针对他们的需求提供产品及服务,也许小排量不再是汽车下乡惟一的车型。 也因此在这轮汽车下乡政策中,针对汽车下乡的相关内容也有所不同。日前发布的《方案》提出,推进老旧汽车报废更新,国三及以下排放车辆给予报废补贴;对新能源汽车坚持扶优扶强的导向;促进农村汽车更新换代,指定类型车享补贴;稳步推进放宽皮卡车进城限制范围;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降低二手车增值税;优化地方政府机动车管理措施。更新、淘汰成为《方案》重点。 一位西南地区车企代表向记者表示,目前,农村地区的汽车保有量也已经达到了一定规模,这里的汽车消费不仅有新车还有二手车,涉及流入也牵扯到流出,怎样优化农村地区二手车的流通环境,提升车辆的流通性进而提升车辆的价值,也是当前促进农村地区汽车消费的重要一环。只有打通二手车流通市场,让农村地区汽车消费流转起来,才能促进农村汽车消费健康发展。 税制改革进入视线 地方政府要发挥更大作用 尽管发改委联合有关部门1月就已经发布《方案》,但从市场反馈上看,政策的影响却并没有预期那么大,其关键就在于政策执行主体发生了变化。当国家不再提供真金白金的补贴后,地方政府成为落实此轮汽车下乡的主要承担者。事实上,过去一年里,各地也在积极推进汽车下乡的落实。 11月22日,2019年贵州省汽车下乡专项活动在贵阳拉开了帷幕。在这次将持续3个月的汽车下乡活动中,贵州省商务厅联合地方汽车协会,组织了几十家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推出降价促销、金融服务、汽车维修保养、二手车鉴定评估等系列优惠活动。贵州还配套出台了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实施意见和方案,指导汽车下乡的推进。银川、南充等地方也开展了各种推进汽车下乡的活动。 不过,尽管地方政府在积极想办法推进汽车下乡的落地,但效果似乎并不理想。没了国家补贴,地方政府没有充足的财政预算,用真金白银刺激农村市场的汽车消费。于是还是要在“优化地方政府机动车管理措施”上下功夫,汽车领域的税制改革再次被提出。 由于购置税等涉及汽车产业的税收多为中央税,地方在财政上没有收入,于是有专家建议把购置税改为地方税,让地方政府“有利可图”,才能更好发挥机制调节的灵活性,利用税收等手段促进汽车下乡的落地。某中国品牌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此轮汽车下乡,需要地方政府给予更多支持,而要让地方政府有积极性支持当地汽车消费,可以考虑消费税部分后移,让地方政府能够充分利用地方税收优惠等手段支持农村地区汽车消费。” 一家商用车企业负责人还表示,希望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政府,在制定汽车下乡支持政策的时候进一步简化流程。如制定清晰明了的目录,只要企业产品在目录之内,就可以直接减免相关费用,让企业和消费者都能快速、直接享受到优惠政策,以免过长的流程让企业背上沉重的财务负担,让消费者被繁琐的补贴申请冲淡了购车热情。 车企自发下乡成趋势 打造差异化产品和服务 尽管这一轮汽车下乡不再有中央财政层面真金白银的补贴,但企业仍对农村市场抱有很大期待,尤其是自主品牌,纷纷推出购车、换购补贴以及各种优惠政策,推进汽车下乡政策的落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