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自信地迈上世界经济舞台(2)
时间:2019-12-01 02:4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没有成熟的陆上规则,对于重庆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制约。重庆要加快塑造陆上贸易便利化的核心规则。”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敬一语中的。 路虽远,一步一步向前。渝新欧(重庆)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漆丹讲了两个小故事: 曾经,海运货物“提货单”可以作为金融借贷的信用凭证,而在铁路运输中却迟迟不能得到公认。直到2017年,从重庆开始,小小的铁路“提货单”才在金融秩序中有了正式的身份。 曾经,海购商品一直没有从铁路运输而来,国际铁路直通货物联运中不允许运送邮政专运货物。直到2018年,在中欧班列(重庆)的铁路上,邮件从万里之外的德国杜伊斯堡,抵达重庆,实现了中欧班列邮件进口“零的突破”。 故事虽小,看似一张纸、一个包裹,却一笔一画勾勒出重庆人不断打破常规,奋勇前行的足迹。 热情果敢,无所畏惧,是重庆人的性格,它源自被山水阻隔时一心“走出去”的决心。不管是古时巫人跨越崇山峻岭以盐业兴,还是近代川江号子用身体丈量出长江航运,都无不显出如此决心。 共建“一带一路”,指引了重庆“走出去”的方向,更激发了重庆加速发展的活力。 新时代赋予重庆人的,不止是身处“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的自豪感,更激励重庆人走出一条撬动内陆开放的创新之路。 中欧班列被称为现代铁路版“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建设中最扎实成熟的典范。自重庆开通首条中欧班列后,8年时间,全国共有59个城市开通了中欧班列,运行线已达65条,通达15个国家、49个城市,运输网络已覆盖亚欧大陆的主要区域。 “中欧班列(重庆)不止步于带动全国省市开通多少国际班列,而是要探索带动全国其他中欧班列高质量的发展。有创新才有大发展。”漆丹如是说。 重庆人创造出“走出去”的开放新动能,促使更多国际贸易和金融合作“引进来”。“走出去”和“引进来”相互激荡,重庆人不断创新的激情更加澎湃。 金秋十月,位于重庆机场高速金渝立交旁的砂之船奥特莱斯人头攒动,人们在琳琅满目的商品海洋中徜徉。时间回溯至2018年春天。在中新两国机构推动下,重庆砂之船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在新加坡交易所成功上市。 “这是中国中西部地区首个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房地产投资信托项目,也是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在金融领域的一次全新突破,将对中西部地区企业探索利用跨境融资新模式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和带动作用。”说起这个项目,星展银行(中国)重庆分行副行长蒋美璐话语间难掩激动。 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启动近4年来,中新双方合作机制持续深化,创新跨境融资业务还有多笔“首单”:全国首单非银金融机构借款及结汇业务、中西部地区首笔跨境债权转让业务、中新机构间首笔“再保理”业务、西部陆海新通道下首笔海铁多式联运进口信用证等创新业务,相继在渝落地;进出口银行与星展银行合作的“出口双保通”贸易融资、建设银行跨境资产转让等创新产品率先在重庆推出,满足了企业多样化跨境融资需求。 9月11日,中新(重庆)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在新加坡正式开通。这是我国首条针对单一国家的“点对点”国际数据专用通道。通过这个通道,不仅能促进中新双方在远程医疗、远程教育、智慧旅游、智慧物流、超高清视频传输、跨境电商等领域广泛合作,还将实现中新企业在协同设计、联合研发、数据处理、远程检测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今后,重庆与新加坡将以该通道为核心,构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通信网络与信息服务新体系。”重庆市大数据发展局负责人说。 在重庆,创新的实例不胜枚举。这些只是重庆人敢为人先,以创新带动内陆对外开放的一个缩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