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又曝"丑闻"!15家车企行贿:汽车数据中心员工受贿,被判了(3)
时间:2019-11-19 13:4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随着对新能源汽车“骗补”调查的持续,监管部门及市场对新能源汽车行业骗补现象开始进行深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相关监管措施也开始逐步趋严。 一方面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等曾联合下发文件,对电动汽车骗补情况所做处罚的详细规定中,明确对于骗补车企,要通过追回补助资金并处罚,取消补贴资格,取消其整车生产资质等手段进行惩处。 另一方面,新能源补贴政策进行重大调整,除了不少地方补贴政策取消之外,国家补贴标准也进行大幅度下调,补贴规模开始出现断崖式下跌态势。同时,通过“双积分”政策等来对新能源汽车企业进行相应的政策支持,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销量增长。 双管齐下的严格政策,也让此前通过寻租等方式进行骗补的车企失去了生存空间。 10月11日,工信部发布《关于2017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审核情况的公示》(2019 年了,才能清算 2017 年的账)。表格中显示,企业共申报补贴236881辆新能源汽车,审核通过的仅为207409辆,被裁定不合格的车辆中,2年内未行驶够2万公里为主要原因,其余的则是因为未接入国家监管平台,或上传数据不符合政策和国标要求等原因被核减。 毫无疑问,受惠于行业红利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在补贴退坡的影响下,遭遇了最难熬的行业冬季。 11月11日,中汽协发布2019年10月汽车行业产销数据。新能源汽车方面,7月以来,连续4个月同比下降,且降幅进一步扩大。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万辆和7.5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35.4%和45.6%。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15家新能源车企集体行贿丑闻的曝光,再度凸显了新能源车市的乱象丛生,后续行业仍将面临更为严厉的监管措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