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分羹万亿汽车金融市场
时间:2019-11-05 02:3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原标题:银行业分羹万亿汽车金融市场 汽车金融贷款不良率相对较低,成为稀缺的优质资产 在各种贷款中,汽车金融贷不良率相对较低,成为稀缺的优质资产。不过和其他银行零售业务相比,汽车金融市场的竞争也远没有那么激烈。今年7月,平安银行成为首家获得汽车金融牌照的商业银行,这也意味着银行在“车企林立”的汽车金融市场开始发力,汽车消费金融领域成为各大机构争抢的“掘金地”。 预计2020年中国汽车金融市场规模达2.6万亿 汽车消费金融或称汽车金融,以往基本上主要是汽车企业旗下成立的汽车金融公司居多。然而,在汽车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中,银行依托于雄厚的资金实力,几乎涉足了汽车行业全产业链的金融服务领域,是汽车金融公司最大的竞争对手,目前国内已获批设立的汽车金融公司共25家,6家有国内银行参股。根据第三方金融信息服务平台鲸准(Jingdata)的统计,截至2017年,国内55%的个人汽车消费金融由商业银行提供,汽车金融公司次之,约占32%的市场份额,融资租赁公司则占据 10%的市场份额。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商平台等也开始快速进入汽车金融市场。 罗兰贝格发布的《2018汽车金融报告》显示,我国汽车金融快速发展,汽车金融渗透率从五年前的13%提升到了目前接近40%,在2020年预计将超过50%,目前全球发达国家平均汽车金融渗透率普遍已大于70%。此外,根据易观预测,到2020年中国汽车金融市场规模将达到25771.1亿元人民币。 平安证券今年6月的相关研报则显示,截至2018年,我国汽车消费信贷规模9654亿元,考虑到小型市场参与主体如融资租赁和汽车厂商财务公司,估计我国整体汽车消费信贷规模已破万亿。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汽车行业的消费升级和产品转型,并依托于国内消费习惯变革、信用体系完善等以下若干环境因素,汽车金融行业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与此同时,随着新生代消费主体逐渐崛起,汽车消费观逐渐转变,消费者对汽车金融和二手车的接受程度将越来越高,而相比趋近饱和的新车金融市场,二手车金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受各类机构青睐。 银行业将以更专业化的方式参与汽车金融 尽管银行已经参与了汽车金融市场近20年,但专业化运营却是近几年的事情,而平安银行获得银行业的首张汽车金融牌照则可以看作是银行全面布局汽车金融市场的标志性事件。平安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汽车是消费金融的重要场景,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汽车金融作为平安集团五大生态圈之一,目前筹备事项正在积极有序地向前推进。在行业人士看来,平安银行汽车消费金融中心的开业,意味着银行业汽车金融业务开始实施独立持牌经营。未来银行业将以更专业化的方式参与到汽车消费金融业务中来,这对于提升银行系在汽车金融市场中的竞争力将大有帮助。 10月23日,银保监会、发改委、工信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补充规定的通知》,明确指出,未经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汽车经销商、汽车销售服务商等机构不得经营汽车消费贷款担保业务,已开展的存量业务应当妥善结清;确有需要开展相关业务的,应当按照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规定,设立融资担保公司经营相关业务。显然,未来只有取得融资担保许可才可以开展汽车消费贷款业务。这也意味着银行先天性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 不过,平安证券在研报中也表示,由于汽车金融服务较传统信贷业务来说比较零散,购车信贷利润较低,因此并未吸引国有大型银行过多介入,商业银行并未在汽车信贷上更多着力,总体汽车贷款占商业银行消费贷款比例不高。在此背景下,以零售为主营业务的银行更敏锐地“相中”了汽车金融业务。除了平安银行,包括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在内的银行,也整合成立汽车金融事业部或汽车金融事业中心,纷纷围绕汽车产业链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而早在2016年,招商银行便与滴滴合作,试水汽车金融业务。 中信银行也在2019年半年报中提到,作为该行对公业务“大单品”,汽车金融业务自2000年率先在业内开展以来,始终保持同业领先。中信银行历年来对汽车销售企业累计发放融资规模超过4万亿元,合作汽车厂商近60个。截至2019年6月末,中信银行汽车金融业务累计融资额1355亿元,逾期垫款率仅为0.11%。 以住房金融为核心 转移到以汽车金融为核心 记者查询多家银行的手机银行发现,多家银行都将车贷业务划进了信用卡业务里,但并未单列汽车金融的相关项目。平安银行和招商银行在汽车金融的日常推广上则较为“给力”,在招商银行的掌上生活App里,汽车金融的入口较为醒目,分类也较为仔细,除了汽车分期,还涉及车主贷款、汽车保险,车牌分期和车位分期等。已经取得汽车金融牌照的平安银行也不例外,进入“体验车主生活”的页面后,分类更加细致,甚至会有汽车相关的周边产品在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