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3自动驾驶集体难产,小鹏汽车们想激进破局
时间:2019-10-31 04:4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Level 2自动驾驶技术已经逐渐普及,但在车企向Level 3自动驾驶进阶之时,却被安全要求踩下了刹车。 上周三的博世技术交流日上,博世底盘控制系统中国区总裁陈黎明表示,博世的L2级自动驾驶产品今年已经在40多款车型上搭载,但Level 3的进展明显偏离了预期。 “今年(车企)对自动驾驶的热度降低了很多,大家变得更理性,那些说要在2020年、2021年推出L3的,都往后推了,目前已经没有明确的时间表。”陈黎明说。 吉利汽车、上汽、长安和广汽都有明确部署L3自动驾驶的时间表,吉利汽车尤为激进,其曾宣布,到2020年,将在全球范围内实现L3级自动驾驶技术量产。除了车企,博世此前也曾多次声称,要在2020年推出L3的部分功能,2021推出主体功能。“从技术上来看,在2021年推出L3不是问题,但涉及到商业化,用户会不会买单就是个问题。”陈黎明说。 自动驾驶的实现长期存在两条路线,一条是Waymo的“一步到位”策略,借助激光雷达、高性能处理器直接进入Level 4级自动驾驶,另一条是特斯拉的渐进式路线,即从Level 1向Level 4乃至Level 5逐步进阶。在严苛的汽车安全体系内,即便是对汽车工程和成本规律都更友好的渐进式路线,也在L3阶段遭遇难产。 一位博世自动驾驶产品人员向36氪透露,不仅是博世,全球头部的汽车供应商几乎都推迟了Level 3级自动驾驶的落地进度,“安全验证工作和成本的增加超出了大家的想象。” 冗余设计,成本不能承受之重 L3级自动驾驶向来充满争议。SAE(美国汽车工程协会)在最新的自动驾驶分级标准中写道,人类驾驶员在Level 3级别需要担负特殊任务:在自动驾驶系统启动和工作时,人类驾驶员可以不用参与驾驶,但是当系统在紧急状况下需要时,驾驶员必须能够接管并进行驾驶。 显然,L3级的自动驾驶是一个过渡性技术,既有车辆自动驾驶的空间,也需要人类司机保持可以接管的状态。 博世底盘控制系统中国区总裁陈黎明告诉36氪,L3级自动驾驶已经要求车辆实现一定程度的自主驾驶,所以需要车辆从感知、决策和控制都有冗余设计,“L3安全级别和L2不是一个要求,L3要求所有设计都要有备份,功能失效了也要保证安全,因此,硬件成本会有比较大的增加,商业化就有比较大的挑战。” 一位自动驾驶工程师向36氪介绍了通常的冗余设计策略: 第一种冗余,是粗暴的复制粘贴,比如原来4个轮速传感器,现在增加到8个; 第二种是AB式备份,比如ESP和iBooster(刹车助力器)互为冗余,不需要复制一个ESP; 第三种是多套硬件集成,例如在一个转向模块里做两套ECU和绕组,看上去是一套零部件,其实是两套,一套挂了,还有50%的能力。 “这样的冗余设计,对于成本的增加是巨大的,这套自动驾驶功能出来,车是没法卖的,只能拿去跑测试。” 博世的冗余方案,图源:现场拍摄 而除了冗余,行业性的功能安全验证标准缺失,也是传统汽车厂商放缓L3步伐的原因。 2017年7月,奥迪就宣称,要在新一代A8车型中实现L3级别自动驾驶,但直到现在,相关功能也未推出。一位全球顶级供应商的自动驾驶产品负责人告诉36氪,“大胆预测,再过两年,奥迪的L3功能也不一定会推出,因为功能安全的验证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如果没有这些标准,一旦出了事故,就会让企业遭遇法规和行业的挑战。” 据透露,目前奥迪、宝马、戴姆勒等车企巨头已经联手博世等一级供应商,开始推动L3级自动驾驶的安全验证标准,而这个时间也需要1-2年左右。 标准不统一,新造车势力摸索向前 面对一系列严苛的安全标准,小鹏汽车和特斯拉们则选择了妥协方案,即让人类司机承担更多冗余工作,以减少车辆自身的安全设计。 小鹏汽车要在2020年推出的轿跑车型P7会搭载高速自动驾驶功能,这是典型的L3自动驾驶技术。但小鹏汽车自动驾驶副总裁吴新宙明确表示,在小鹏P7的高速自动驾驶功能中,不会允许驾驶员的视线离开道路10秒,“P7车内有强大的驾驶员监控系统,要求司机还是和使用L2一样,保持对路面的关注。” “我们没有在官方的说法中说我们是L3的功能,就是这个标准不统一,在博世或者奥迪的标准里,L3功能能够允许司机视线离开道路10秒的时间,但这不是我们现在专注的地方,我们是先把功能打通,在高速上车能够实现车辆(自主)换道。”吴新宙告诉36氪。 是否允许人类司机的注意力转移,对车辆硬件成本会有不小影响。在吴新宙看来,小鹏汽车的第一要务是,在控制成本的条件下,实现强大的能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