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洗牌动真格重组成趋势汽车业进入解构与重构新阶段
时间:2019-10-30 06:4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原标题:大洗牌动真格 重组成趋势 汽车业进入解构与重构新阶段 编前:近日,网上流传出一封题为《关于对存量客户涉及部分车企产业链情况开展风险排查的通知》的平安银行内部邮件,称有媒体报道4家车企将进入破产程序,并要求经营团队对存量客户开展风险排查。虽然在引起舆论的强烈反响后,平安银行称是“常规风险管理动作”,涉及车企也纷纷回应并无破产计划,但不可否认的是,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面临市场表现不佳甚至已经逐渐沦落到市场边缘的严峻挑战,汽车行业已经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一场行业大洗牌正在到来。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9月,我国汽车工业产销虽然呈现出明显回升态势,但降幅依然较大。自去年7月以来,我国汽车产销量已连续14个月同比下降,甚至新能源汽车也出现了三连降。 “寒冬”成为了汽车媒体最频繁提及的词汇,一些市场表现每况愈下的企业更是屡屡见诸报端,这也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关注。如平安银行就发布了内部文件,要求员工排查4家车企及上下游产业链,以控制风险。 目前来看,行业大洗牌在所难免,但如何正确看待这一现象?《中国汽车报》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听到的一致答案是,相对于对行业发展一味唱衰,站在当下发展环境下认清行业阶段性发展的任务更为重要。“在转向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中国汽车行业进入了一个深度调整的时期,不可避免会出现短时间的下滑。”世界汽车组织第一副主席董扬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一些竞争力不强的企业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衰退,但这给其他企业提供了更好的成长空间,通过这一轮调整,有利于形成一些集中的头部企业和品牌,为汽车行业的新一轮增长奠定基础。 ■离被淘汰还有多远 在网传的邮件里这样写道:“据媒体公开报道:‘猎豹汽车、众泰汽车、华泰汽车、力帆汽车4家车企年底将进入破产程序,预计涉及上下游汽配供应商产业链合计约500亿元坏账。’请各经营团队对存量客户是否涉及上述车企上下游产业链情况进行风险排查。”文末还留有联系电话和邮箱。 在记者拨打了联系电话后,平安银行给予了回复:“平安银行相关部门会根据宏观经济情况及行业和企业的经营变化等信息,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存量客户进行风险排查,属于常规风险管理动作。” 消息曝出后不久,被提及的4家车企先后进行了回应。力帆正式发布了关于媒体报道的澄清公告,称:“媒体报道中提及的力帆汽车年底将进入破产程序,经核实该情况不属实。”;华泰汽车直指网曝相关信息是“恶意捏造、完全虚假”;猎豹汽车销售总部党总支书记兼副总部长田拥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否认了破产传闻;众泰汽车更是表示,要对捏造虚假信息并发布者保留追究其相应法律责任的权利。 “这并不是银行下发的正式文件。”汽车行业知名证券分析师、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金融机构会通过自己建立的大数据模型,来监测客户企业的若干个经营指标,一旦达到警戒线,就会开展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实属正常。 不过,虽然破产传闻被车企逐一否认,这些企业也未必就一定会面临清算破产的最终命运,但上述车企市场表现不佳是不争的事实。 力帆前不久公布的2019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51.78亿元,同比下降13.39%;净利润亏损9.47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25亿元。事实上,在此次澄清破产传闻的公告中,力帆也坦言:“目前公司负债较高,资金流动性压力较大,根据目前中国汽车行业整体情况,未来发展可能面临挑战。”一位不愿具名的供应商人士告诉记者,力帆汽车的资金链已濒临断裂,前景堪忧。 众泰发布的2019年半年报同样不“好看”:在报告期内,众泰汽车实现营收50.4亿元,同比下降50.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亿元,同比下滑195.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后净利润为4.22亿元,同比下降239.39%。 今年上半年,猎豹汽车的累计销量仅为2.83万辆。今年8月,猎豹汽车一份内部会议纪要文件显示,鉴于生产经营亏损严重,会议通过薪酬调整、减负降薪等方式,求生存确保渡难关。 最岌岌可危的要数华泰汽车了。10月9日,曙光股份发布公告称,中欧盛世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申请将公司大股东华泰汽车持有的公司约1.34亿股进行轮候冻结,冻结起始日为10月8日,冻结期限为3年。在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发布的“新增失信被执行人记录50条以上企业名单”上,华泰汽车赫然在列。 “在这4家车企中,不排除出现最终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的企业的可能性。”曹鹤认为:“到明年年底,至少会有10家车企干不下去了。” ■更多“裸泳者”浮出水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