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时尚汽车_汽车生活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本土企业能否守住“三合一”电驱动大门

  现阶段,“三合一”等集成度高的电驱动系统已成为汽车行业的潮流之选,以博世、大陆集团、采埃孚、麦格纳等为代表的国际零部件企业已强势入局,产品趋于量产。新能源汽车市场这一巨大诱惑的蛋糕足以让全球供应商们垂涎三尺,面对这一市场机遇,国内汽车品牌和本土电驱动企业能否在汽车产业的重构浪潮中把握先机,当好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守门员”?

  30秒速览本文核心观点:

  ★中国品牌零部件企业正积极切入国际供应链,实现全球突破。

  ★电驱动集成化加速行业洗牌,一些跟不上整车开发需求的企业随时都有被淘汰的风险。

  ★2018年电驱动行业普遍亏损,产业发展忧大于喜。

  ★成本控制是一大考量因素,国外供应商入局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机会或许不大。

  ■已有中国企业切入国际供应链

  或许,不少消费者对于中国品牌零部件企业的印象还停留在“低质低价、不规范、抄袭”等方面。事实上,在传统汽车上的发动机、变速箱等领域的核心技术上,国内企业能与国际企业正面抗衡的少之又少,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昔日那些传统的产品和技术优势如今却逐渐成为“沉没成本”和“转型包袱”。在经过多年的摸索与打拼,生产电动汽车的中国品牌车企,在造车能力和技术能力都有了大幅提升,已非“昔日吴下阿蒙”。

  针对目前汽车行业主流的“三合一”电驱动系统,你或许还没有想到,一些国际零部件企业研发的产品背后,离不开中国品牌零部件企业的支持。

  『大众MEB平台』

  比如,麦格纳日前在媒体技术日上展示的“三合一”电驱动系统实际上是上汽集团旗下的华域电动与麦格纳成立的合资公司华域麦格纳研发,该产品已获得上汽大众、一汽大众的MEB平台订单。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大众集团最新规划,预计未来十年将有2200万辆电动车出自MEB平台,这将大幅提升华域麦格纳的配套规模。

  无独有偶,国内电机行业龙头卧龙电驱在2019年6月宣布,已与国际零部件企业采埃孚签订约22.6亿元异步电机供货大单。所供电机由采埃孚集成为“三合一”电驱动桥后,配套于奔驰EQC(参数|询价)车型,预计将于2020-2026年交付。

  『采埃孚“三合一”电驱动桥』

  不少国内电驱动系统部件供应商已经切入国际汽车零部件企业供应链,实现全球突破。这些国际大牌零部件企业选用“中国制造”,除了中国企业的价格更有优势外,更最重要是部分中国制造零部件在电驱动领域已经不逊于国际先进水平。

  ■“集成”让本土企业面临更大挑战

  根据中汽协2018年统计数据,我国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和电驱动总成的自主配套比例达到95%以上。从产业规模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公告中驱动电机和控制器生产企业达到200余家。随着电驱动系统向集成化发展,本土电驱动企业面临的挑战会更大。

  集成化意味着供应商要投入更多精力,特别是需要系统集成的技术能力,需要与整车厂一起进行技术方案的选择、产品设计开发以及验证。“三合一”电驱动集成化的趋势将加速电驱动行业的两极分化和整合洗牌。在这一趋势下,一些不能跟上整车开发需求的零部件企业只能停留在利润低廉的单件供应上,并且随时都有被市场淘汰的分享。只有在“集成”上发力,才能得到的更多机会。

  『大洋电机是国内最早研发三合一电驱动系统的公司之一』

  据悉,大洋电机(已收购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的“三合一”电驱动系统功率范围覆盖75-120kW,目前已推出了6款产品,实现了模块化和标准化发展。该产品目前已获6家主机厂产品定点,同时还有20多家主机厂在商谈,包括现代、雷诺和塔塔汽车等。

  在国内,长安逸动EV460是最早应用“三合一”电驱动技术的车型之一,早在2018年10月推向市场,背后的国内供应商就是大洋电机。目前,长安汽车推出了第二代电驱动一体化系统,相比第一代产品,成本降低30%,重量降低15%,体积降低20%,同等电量下NEDC续驶里程提升约5%。除了性能提升外,第二代电驱动总成在生产工艺上也有改善,总装车间生产线减少了3个工位。

  『长安逸动EV460』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