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时尚汽车_汽车生活移动版

主页 > 经销 >

上任三年多,陆敏为何还没帮汽车之家摘掉“车托之家”的帽子(2)

  但在逆势增长背后,汽车之家的问题也在凸显。从财报可以看出,汽车之家的业务营收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媒体业务、线上销售业务和线索销售业务。

  根据最新的Q2财报显示,汽车之家线上销售业务收入为3.91亿元,同比上涨97.2%,此部分的快速增长主要是因为汽车之家对数据产品和汽车金融的投入提高。在汽车之家APP中,我们可以看到“低息借钱”、“信用额度”等新增端口,点开之后有多家贷款平台提供借贷服务,最高可借贷50万。不过,在汽车金融并不景气的背景下,此板块业务的后续发展如何,还有待市场检验。

  作为汽车内容网站,媒体业务和线索销售业务自然是汽车之家的主要收入来源。根据历年财报显示,这两部分的营收占到了汽车之家总营收的九成左右。而媒体服务收入则一直是汽车之家最稳定、收入最高的业务模块,基本占其总营收的5成左右。根据Q2财报显示,汽车之家在该季度的媒体服务收入为10.28亿元,同比上涨10.5%;线索销售收入为8.88亿元,同比上涨20.1%。

  虽然从数据上来看,广告和线索收入的增长从侧面体现出汽车之家的广告价值在业内的高认可度,但不得不说这两部分的收入增长也是争议最大的。

  今年年初,包含中升、运通、永达等在内的十几家知名汽车经销商发布公告,表示将暂停与汽车之家的相关合作。运通总裁李竑更是在微博上直言,“一个靠汽车经销商起家的垂直网站当羽翼渐丰时居然想依靠垄断来侵食”,李竑点名的“垂直网站”就是汽车之家。

  一时间,汽车之家被经销商“封杀抵制”的事件愈演愈烈,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汽车之家对会员费用的不合理上涨。

  根据汽车之家和经销商之间的会员协议,成为汽车之家的会员后,客户浏览汽车之家网站时可以显示相应的经销商信息,相当于在网站上设立了广告位。另外,成为会员的经销商可以得到用户线索,而所谓线索,就是指用户在平台上查询某款车型资料之后,留下联系方式,用户的信息就构成了一条线索。汽车之家将搜集到的线索打包卖给经销商从而获利,而经销商的销售人员就会根据线索内容电话拜访用户,争取用户到门店购车,完成最终销售。

  本来这样的合作模式已经成为业内共识,大家各取所需、相安无事,但汽车之家开始对会员费用“坐地起价”,给了本就受车市下行影响颇深的经销商们一拳暴击。

  根据汽车之家2019年的会员刊例显示,2019年,汽车之家经销商会员的版本在原有的标准版和豪华版基础上,新增智慧版和智慧科技版。而在2018年,汽车之家最便宜的会员合作为18万元/年,到了2019年,最便宜的会员合作已经上涨到了50万元以上,其他更贵的版本就更不用说了。

  然而,会员费用上涨只是一方面,更大的问题是汽车之家的线索精准性、真实性也在大幅下降。

  有来自不同区域的经销商表示,近年来,来自汽车之家的线索质量大不如前。比方说,有1000组客户,可能只有300组客户是真实有效的,而在300组客户中,基本只有100组左右可能有购车意向,而在这100组意向客户中也只有20-30组左右能成交,转化率的低下让供应商们不得不重新计算这笔账。

  而平台间数据互串、造假的现象时常发生也直接导致了有效客户基数的降低。甚至有经销商表示,“平台提供的线索号码竟然能打到4S店工作人员处”。

  汽车之家疯狂逐利的背后,是B端、C端的全面倒戈

  2013年汽车之家成功上市之后,随着资本的不断入侵,作为创始人的李想在公司内部话语权越来越弱。2015年,李想退出汽车之家,2016年,汽车之家“卖身”中国平安,平安系老将陆敏受聘担任汽车之家董事长兼CEO。随后,汽车之家的原高层管理者们也被迅速清洗出局。至此,以陆敏为首的平安系职业经理人全面接盘汽车之家,汽车之家成了真正的“平安系”。

  改姓“平安”后,汽车之家的营收出现大幅度的增长,企业也像是进入了加速跑道。但自从汽车之家不再是李想的“汽车之家”,那个过去执着于用户体验和专业度的垂直网站也慢慢“不复存在”,汽车之家逐渐沦为网友口中的“车托之家”。

  有关机构曾发布的2015年中国汽车用户媒体研究调查显示,90%的汽车消费者认为互联网新媒体是他们在购车过程中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而在所有的新媒体中,汽车垂直网站具有最高的渗透率和对新车购买决策最大的影响力。汽车之家作为国内汽车垂直网站中最大的一家,自然备受用户的欢迎与喜爱。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