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4S店危局:盈利“扼喉”模式遇挑战(2)
时间:2019-05-21 12:2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保险费用在17000~18000元,需要在店里交,不然车的价格就没法优惠这么大。”上述奥迪4S店的销售人员说道。当记者表明不想在4S店做汽车装潢时,该销售人员表示:“如果不想在4S店做装潢需要申请,可以少做,但完全不做的话对购车价有影响,优惠幅度会有所减小。” 在位于上海市闵行区吴中路的太平洋别克销售中心,其销售人员以购买别克昂科威2.0T精英版车型举例称,该车指导价为22.99万元,目前优惠6万元,但除了车款之外,购车者还需缴纳2000元的综合服务费。 上述不愿具名的汽车经销商向记者透露,一般4S店的盈利主要来自完成任务后获得的返点,而汽车厂商在考核4S店时会有多重标准,除了销量之外,还有卫生、服务等。 “汽车厂商会通过明访、暗访来对4S店进行考核。明访指的是,定期会有领导到4S店检查,内容包括店面整洁度、服务是否达标等。暗访则一般通过查店内摄像记录进行,检查4S店服务是否达标、价格上是否扰乱市场行为等。”该经销商表示,4S店与汽车厂商之间的利益链很复杂,汽车厂商对4S店的考核也非常严格。“假设满分是100分,不达标的部分相应减分,在年终考核时,厂商会根据4S店的得分来评判给予多少返点。比如得80分,可能给你300万元,60分只有200万元。因此,4S店一般为了拿到更高的返点就会想尽办法完成考核任务。” 不过,有完成任务顺利获得厂商返点的,自然也有无法完成任务、返点少、盈利难的4S店。这种情况下,经销商就必须动脑筋赚钱,也就衍生出了强制保险、违规收取金融服务费等种种乱象。 腹背受压凸显弊端 正如业内人士所说,在车市低迷的背景下,4S店经营压力巨大。根据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汽车经销商商会发布的《汽车经销商对汽车供应商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2018年,所有抽样4S店总收入均值为1.83亿元,总利润均值仅为55.66万元,利润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其中,有53.5%的经销商是亏损的,有11.63%的经销商2018年亏损500万元以上,仅有12.08%的经销商2018年盈利500万元以上,有27.1%的经销商2016~2018年连续三年亏损,仅有28.9%的经销商3年全部盈利。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告诉记者:“汽车厂商对于汽车市场没有正确的判断,是导致众多经销商不赚钱的原因。使得汽车生产供过于求,造成压库,所以经销商要完成厂家要求的销量,就要通过很多措施,比如降价出售、虚拟出库等,来促进资金回笼。” 一方面承受着厂商给出的任务压力,另一方面4S店的服务水平也饱受消费者质疑。根据中消协发布的《2018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汽车产品投诉报告》,从消费者投诉问题分类看,汽车相关投诉主要集中于售后服务、合同和质量问题,占比分别为32.2%、20.7%和20.0%,三类问题占比总和超七成。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售后服务问题占比有所增加,合同问题略有降低,虚假宣传和价格争议问题也有所提升。其中,汽车销售企业和服务企业是被投诉的主要对象,从经营者的侵权数据来看,消费者在汽车消费中的安全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是经营者侵权的高发区。 “总的来说,作为交易的两方,在经销商和厂家关系当中,厂家是强势,经销商是弱势。而在经销商与消费者之间,经销商是强势,消费者是弱势。这就反映出了当前4S店模式的一些弊端。”钟师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造车新势力大举进攻车市。2017年全球首家蔚来中心在北京东方广场落地揭幕,主打自营模式,随后蔚来在上海、南京、广州等地又相继布局直营店;小鹏汽车也采取了特斯拉、蔚来的直营模式,在全国各地建立了众多的直营店;威马汽车则采取智行合伙人的方式,按订单生产。 不难看出,这些新势力正以“汽车新零售”的姿态,欲颠覆传统的4S店销售模式。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曾表示:“过去4S店提前把车买过去,一旦压货,会造成现金流压力,而现在小鹏将不会给合作伙伴压库存。” 不过,在钟师看来,造车新势力的新零售模式和传统车企的4S店模式各有利弊,当前传统车企的4S店模式还无法消除,也无法在原有体系中展开另一套模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