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时尚汽车_汽车生活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中国新能源汽车必胜,且看蔚来如何打赢持久战(2)

当 BBA 们推出的纯电动车遭遇一轮轮嘲讽后,一种声音开始冒头:传统品牌已经落伍了,他们的新电动车毫无竞争力,软件能力跟不上时代,自动驾驶功能也不如中国本土企业接地气。

这一论调其实与中国新能源必败论犯了同样的错误:片面看待问题。

传统品牌,尤其是海外品牌,除了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更拥有数十上百年打造的品牌红利:

零百加速 7.3 s,WLTP 续航 235-270 km 之间的 MINI Cooper SE,订单已超 45000;

大众 ID.3,先期开启预订的 ST 版本 WLTP 续航 420km 左右,售价预期低于 4 万欧元,24 小时内订单超 10000;

中国新能源汽车必胜,且看蔚来如何打赢持久战

▲外立面.jpg

传统车企的纯电新车,只看参数和价格,如果换成任何国内新势力品牌,估计会被笑得头都抬不起来,却在全球范围收获大量订单。充足的订单意味着后续一段时间内稳定的营收和现金流,而这正是国内新势力们最渴求的东西。品牌本身这道护城河,可以保护传统品牌在掉头的过程中不至于损失过于惨重,只要新产品的开发能在品牌被过度消耗前完成,依然有望回到原本的位置。而新势力们的机会,有且仅有一次。

寄希望于国家政策的扶持,或资本的无限输血,打出所谓"中国不可能让 XX 倒下"的口号,实在幼稚。不去谈我国 80、90 年代投入造车领域的企业有多少已经消失,有多少最后一次进入视野是被新势力收购僵尸资质,单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看,恐怕连一汽都没有底气说自己一定不会失去国资的宠爱。

中国新能源汽车必胜,且看蔚来如何打赢持久战

▲蔚来涂装车间

任何一家指望依靠外力撑下去的企业,都没有长期存活下去的可能。即使是亚马逊这样曾连年巨亏的企业,每年唯有不停地展示自己健康增长的营收和对未来的投入,才能获得投资人的青睐。

结论:品牌力薄弱的中国新能源车企们没有犯错的资格,唯有每一步都踩准节奏,并稳步开发出属于未来的 L4 辅助驾驶车型,才能真正赢取与传统豪强长期竞争的入场券。而这,无疑会是一场持久战。

制定战略,蔚来面对持久战已做好准备

要在资源有限、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打好运动战,蔚来需要有很高的战术灵活度。这里面我们不妨用 4P 理论,分析下蔚来在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四方面是否具有灵活度。

产品策略:

5 年,是汽车行业传统开发周期,也是许多车企在走下坡路时迟迟拿不出有说服力的新产品的原因。蔚来这样缺钱且未形成平台规模效应的企业,玩不起通用大众那种多生儿子好打架的策略,只能在已有车型上玩点新花样。

中国新能源汽车必胜,且看蔚来如何打赢持久战

以往我们常能看到车主羡慕某新款入门车型标配了更好的硬件,哀叹自己更贵的旗舰产品居然还在用老硬件。蔚来的这项选装虽然很不起眼,却可能开了车企官方售后硬件升级的先河:

用户无须去淘宝甄别各种原厂件、拆车件的真假,担忧改后的质保问题,直接官网下订即可。当然,这一点的实现也有赖于蔚来前期高额投入的直营体系。

中国新能源汽车必胜,且看蔚来如何打赢持久战

▲蔚来车机OTA重大更新摘选

根据部分媒体渠道流出的信息,蔚来后续还将开放窄边仪表屏、全面屏 NOMI Mate、超纤绒顶衬(ES8)的选装,这一系列的后装升级,被归纳在名为「焕新计划」的行动中。

尽管目前蔚来的车机和 NIO Pilot 已经赢回了好评,但仍未完全走出当年半成品的阴影。舆论对 OTA 内容的评价,更倾向于补课,而非新创。但起码,蔚来向市场展现了自己迭代的可能性,以及为此付出的努力。

价格策略:

相对特斯拉的频繁调价,蔚来的选择是守住现有价格区间,相信蔚来做出这样的决策需要顶住非常巨大的压力。关于品牌定位,此处无须赘言。只想说蔚来作为目前唯一成功杀入 35 万以上区间的中国品牌,实属不易。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