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从“金融泡沫”思维来解释蔚来汽车的现状(2)
时间:2019-10-01 04:2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当社会资本总量开始膨胀,国家信贷政策处于扩张周期时,泡沫的成长具有了条件,也就是会有更多的企业融到资金,扩大生产规模和业务线,做出更大的账面利润,从而再次融资;各种创业型公司得到天使投资,扶持各种研发项目,挖掘出新的增量市场;好像一壶开水在沸腾,不断冒出大大小小的气泡。 不过资本的流向也不完全是盲目的,往往会向具有成长潜力和高回报的新兴领域投入,例如蔚来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滴滴、美团为代表的互联网O2O等。这是泡沫形成的第一个条件:一种变化带来的机遇。 物理领域,一个泡沫形成的过程,是液体包裹住气体,不断膨胀的过程。用肥皂水吹泡泡相信是很多人小时候都玩过的游戏,但是很少有人会去观察,为什么把气体注入到普通水里形成的泡沫马上就爆掉了,但是肥皂水却能吹出稳定性高,而且易于膨胀的泡沫。 原理在于:泡沫的外层是液体,在膨胀过程中不断变薄,分子之间的张力(相互吸引力)是有极限的,到了临界点后就难以保持牢固的状态,也就破裂了;肥皂水由于发生了化学变化,让液体分子间的张力增加了很多,这样彼此能承受比以前更大的距离而不发生破裂,所以才能吹出大泡泡。 在金融和经济领域,这种液体就是实体产业,里面包裹的是金融资本,而让资本能不断吹大泡沫的化学反应是,外部实体产业发生的一系列新变化,出现了新的机遇,或者说让人们普遍感觉发生了机遇,也就是常说的“故事”。在资本持续注入后,外部的实体有持续的发展空间,不会面临有限的天花板,于是企业发展的越来越大,一个“泡沫”诞生了。 滴滴打车,美团这些独角兽公司,都是互联网红利催生的O2O产物,也就是互联网对传统行业颠覆,诞生了新的产业巨头,将传统线下打车、餐饮的商业模式,改变为线上线下一体化,同时形成了庞大的线下配送体系。资本多轮的巨额投资正是对这种泡沫的追加投入,于是他们迅速发展,不断烧钱,快速扩张。 蔚来汽车的新能源电动车是新科技和环保时代颠覆旧的汽车工业体系的产物,这个造车的“故事”就是以新能源车替代旧的燃油车和旧产业链的过程,是一个数万亿市场的“性感”故事,当然也是不断投入和烧钱的过程。 第一辆样车ES8出来要几十个亿的投入,升级换代的ES6及以后车型推出需要研发投入,量产需要上百亿,推广市场需要几十亿,布局新能源车的电控、电池、底盘、无人驾驶等产业链还需要更多的资金,需要累计投入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的资金才能实现。如果让蔚来汽车解释现在为何难言盈利,因为“故事”中这个前期投入还没有结束,而一旦宏伟的目标实现,将造就一个市值上千亿的公司。 但即便是滴滴和美团在上市前也都处于巨额亏损状态,还是有各路资本不断追加投资,其中一部分在企业上市以后获利颇丰(指美团),但经历了独角兽上市后破发和腰斩的投资机构也比比皆是,例如平安好医生,蔚来汽车等。泡沫的膨胀难道只是一个追加投资的博傻过程吗?其涨跌具有规律吗? 这就是泡沫存在的第二个条件:可持续性 泡沫破裂的原因是内部空气的不断膨胀,让外部薄膜承受的压力越拉越大,最后分子间的张力超过了临界点,于是泡沫破裂。金融领域中,资本源源不断的投入会让某家公司快速扩张,没有一种持续的张力维持着外部实体产业“薄膜”的稳定,那么这个泡沫很快也会破,这种张力就是——故事中的每个阶段性目标是否在实现。 新能源汽车的故事,无疑是分阶段的。最前期的故事是团队,一个由中国互联网领域的“出行教父”李斌及造车领域多名顶级专家搭建的豪华团队,决定进行一个新能源汽车万亿市场的创业冒险,有人肯为这个愿景做天使投资; 蔚来样车生产出来之后,经过一系列性能测试。同时在蔚来的赞助和技术支持下,TCR车队获得电动方程式锦标赛历史上首个年度总冠军,展现了蔚来汽车的技术领先和市场品牌,第二阶段的愿景得到证实,继续有风投注入; 下一阶段,正式产品ES8诞生打入市场,并具备了量产的能力,销售额突破一万辆。蔚来同步启动上市前融资; 第四阶段,新车型ES6上市,蔚来汽车旗下蔚来资本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并准备自建工厂,核心零部件实现自主化生产和整车的组装,全面占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这阶段蔚来汽车也实现了上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