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为汽车工业奠基、建设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人
时间:2019-09-30 19:5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自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至今,70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有目共睹。为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装上车轮”的,正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信心百倍地迈向强大的中国汽车工业。 2018年,国产汽车的产量为2780万辆,比排名第二至第四的美国、日本和德国的总和还多。 中国汽车工业的起步、发展,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人鉴往知来的英明决策下,是在几代中国汽车人艰苦卓绝的努力中实现的。 (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完全崩溃,一穷二白,一贫如洗,百废待兴。尽管如此,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已开始筹划汽车工业的规划、建设和发展。 1949年年底,首次访问苏联的毛泽东主席在参观了斯大林汽车厂后,语气坚定地说:“我们也要有这样的工厂。”1950年3月,两国政府商定,由苏联援助中国建设156个重点工业项目,其中包括建设一座现代化的汽车制造厂。 1953年6月,毛泽东主席签发《中共中央关于力争三年建设长春汽车厂的指示》,并为一汽奠基题词:“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 1956年7月13日,12辆解放CA10卡车驶下国内第一条汽车生产线。 1956年,解放CA10卡车驶下国内第一条汽车生产线 之后,在国内外形势严峻、国民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国家和各地方相继建立了二汽、北汽、南汽、上汽和济汽等企业,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布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出于全面改革开放的需要,邓小平在一份报告上批示:“轿车可以合资”,由此打开对外合资合作的大门,奠定中国汽车工业40年快速发展的基础。 1983年5月5日,经过数年谈判、多番磋商之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北京汽车制造厂与美国第四大汽车企业——美国汽车公司签订合资经营总合同,标志着我国汽车产业“合资时代”的开始;1984年10月10日,上汽集团与德国最大汽车企业——大众汽车公司共同组建上海大众汽车合资公司;1985年3月15日,广州汽车厂与法国PSA集团成立中法合资企业——广州标致汽车公司。 由于毛泽东、邓小平等新中国几代领导人的高瞻远瞩,在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并不乐观,工业基础等自身条件较为孱弱的背景下,艰难地启动了中国汽车工业,并建立起最早的汽车工业体系。 (二)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一汽的建设是“举全国之力兴建”的。饶斌、郭力、孟少农等一大批杰出人才云集于此,开始了他们惊天地、泣鬼神的汽车工业创建之路。 在首任厂长饶斌的领导下,仅用了三年时间,到1956年7月就正式建成一汽,“解放”牌卡车开始驰骋中华大地。两年以后,饶斌又率领一汽职工设计、生产了“红旗”牌轿车,满足了国家重大庆典和外事活动等需要。 饶斌 1964年,饶斌又奉命远赴湖北十堰,在随后而来的“文革”中,他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带领职工艰难地创立并建成第二汽车厂(后来的东风汽车集团)。 改革开放后,主管机械和汽车工业的饶斌,不顾年事已高,大胆全面地进行汽车工业的顶层设计,积极推进对外合资合作,规划汽车工业长远发展。在一汽大干轿车动员会上,他动情地说:“一汽的第一次创业是我领着你们干的,第二次创业我支持你们干了。现在我干不动了,我要看着你们实现第三次创业,我要趴在地上,当一座桥梁,支持你们把国产轿车搞上去。” 陆吉安 同样是出于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1987年,“空降”到上汽集团出任董事长的上海经委副主任陆吉安,被委以负责桑塔纳轿车国产化的重任。彼时,这款引进轿车的国产率仅为2.7%,只有5种国产零件能够达到德国大众的标准。而桑塔纳国产化每个零部件都有一部厚厚的标准质量书,对中方合作伙伴来说几乎就是一本“天书”……当时,陆吉安被要求:3年内,桑塔纳国产化率必须达到25%!否则,上海大众就关门。 在陆吉安的主导下,大批引进零部件企业合资合作,总投资甚至超过了上海大众两倍;大众方面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配合。同时,陆吉安极具创造性地申请将桑塔纳的利润转化为国产化基金,为桑塔纳国产化,以及改造零部件厂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通过5年半时间的努力,桑塔纳国产化率从2.7%上升到85%。 (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