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自救”行动在神龙汽车展开
时间:2019-08-07 19:2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我们想要留在中国,绝 对不想离开中国,这个信念是坚定的。”当地时间7月3日下午,PSA集团管理委员会主席唐唯实(Carlos Tavares)在巴黎PSA集团总部接受记者采访时重申了集团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在2018年PSA集团与东风汽车合资的神龙公司巨亏36亿之后,标致与雪铁龙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颓势终于得到集团总部的重视。 数据显示,去年PSA集团虽然在全球市场的销量达到388万辆,同比增长6.8%,但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却仅为26.2万辆,同比下降32%,仅占PSA集团全球销量的6.7%。 神龙公司2018年的亏损也令PSA意识到,如果不进行彻底的变革,就不得不退出中国市场,显然这是中法双方都不愿意见到的情形。 面对颓势,集团总部对全球第 一大汽车消费市场——中国市场高度重视的“姿态”也前 所 未 有。 除了唐唯实,当地时间7月1日至7月4日,雪铁龙品牌全球CEO林捷声,标致品牌全球CEO安巴托,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神龙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安铁成,PSA 集团执委会成员、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及东南亚区CEO、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高恺霖以及PSA集团赛车运动、低排放事业部、创新研发、动力总成等负责人密集地接受了记者采访,贯穿其中的主题是如何使标致及雪铁龙品牌重回中国市场主流。 在雪铁龙品牌成立100周年之际,从组织机构改革、新产品投放到经销商网络重建,一场自上而下的“自救”行动已经展开。 PSA盛世危机 实际上,欧债危机之后,PSA集团已经在欧洲市场实现了复苏,加上此前还从通用汽车处收购了欧宝和沃克斯豪尔,已经一跃成为仅次于大众的欧洲第二大汽车集团。 2018年,PSA全球销量达到388万辆,同比增长6.8%,净利润也达到32.95亿欧元,同比大增40.4%。PSA集团在欧洲市场多项业绩指标破纪录,净利润增幅超过40%,并已超额完成“Push to Pass 加速超越”战略规划的第一阶段目标。 尽管PSA集团业绩靓丽,但多年来也一直未能真正实现全球化布局,去年其欧洲市场销量仍占整体销量的八成,“走出欧洲”对PSA而言仍是迫切需求。 东风雪铁龙的表现是PSA在华成绩的缩影,而PSA中国市场的“折戟”也是其全球化战略受挫的注脚之一。 事实上,神龙汽车的销量自2015年开始走下坡路,2015年销售70.5万辆,基本与2014年销售70.4万辆持平,而到了2016年,神龙汽车销量仅为60万辆,完成年销量目标率的78%,2017年销量再次下滑,全年销售汽车仅为37.8万辆,同比下降36.85%。 尽管各方反复强调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但PSA集团在华销量已经连续三年大幅下跌,2018年销量为26.2万辆,跌幅达32%。 PSA集团在全球布局汽车业务,除中国市场外,其他地区业务都在增长且盈利;中国市场销量的持续下跌和巨额亏损终于令PSA意识到,如果不进行彻底的变革,就不得不退出中国市场,显然这是中法双方都不愿意见到的情形。 唐唯实认为,PSA在中国市场的表现是不正常的:“我们在欧洲的竞争对手包括德系车、美系车、日系车,在中国也一样。面临一样的竞争对手,2018年,PSA集团在欧洲市场的市场占有率有很大提升,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却在下降。而且我们在欧洲市场还是以高利润率的方式在卖车。” 在唐唯实看来,标致与雪铁龙品牌在中国市场销量下滑主要问题在于营销和管理上的不足,旗下合资公司应对市场变化的速度不够快。 “中国市场变化非常快,决策变化也非常快,在中国需要的是速度,速度越来越重要,这就是为什么我要说,在神龙的反应速度都不够快。”唐唯实做出的决定是,PSA给合资公司更多自主权,从而更快地回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品牌传播方面,PSA集团对中国消费者宣传和传递品牌价值的方式、以及理解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方式存在问题。”唐唯实表示,雪铁龙和标致这两个品牌都有很深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但PSA并没有很好地跟中国消费者沟通这两个品牌所具备的丰富的历史沉淀、品牌价值以及品牌历史。 中国市场“绝地求生” 兴师动众的背后,是近年来标致与雪铁龙品牌在中国市场表现堪忧。 “神龙公司经营目前面临着严重的困难,面对这种局面就两个选择,一个是像有的合资企业一样——关门、退出,一个是回归。而我们选择是,双方股东共同努力,让神龙回归到正常的状态。” 7月3日,安铁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并不回避当前神龙公司遇到的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