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时尚汽车_汽车生活移动版

主页 > 经销 >

国家战略!青岛上合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定了

  深圳和青岛在国家战略层面同框。
  在7月24日举行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等获得审议通过,成为两个被重点讨论的议题之一。
  会议关于深圳和青岛的报道中透露了一些重量级的干货信息。
  会议强调,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要牢记党中央创办经济特区的战略意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践行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要机遇,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城市范例。
  会议指出,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旨在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拓展国际物流、现代贸易、双向投资合作、商旅文化交流等领域合作,更好发挥青岛在“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和海上合作中的作用,加强我国同上合组织国家互联互通,着力推动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
  对于青岛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重磅的利好。
  实际上,早在去年上合峰会后,习近平总书记就对青岛提出了“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指示。

国家战略!青岛上合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定了

  而此次《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获得审议通过,则意味着青岛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中有了具体的行动清单和指南。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方案将青岛定位和作用跟一些国家重大战略进行了非常紧密的结合,“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名副其实,青岛有很大机会成为新一轮投资最热的热土。
  首先,青岛在国家开放大局中的战略地位得到了明确。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和《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同时在中央深改委会议上获批, 意味着在国家开放大局中青岛和深圳同样重要的战略地位。
  3月27日下午,在深圳举行的“青岛市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推介会”上,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首次向向外界明确,在新时代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国家战略中,青岛要打造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的新的重要战略支点,“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
  把青岛在国家战略中的新定位说得如此清楚明了,一下子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对青岛这座城市的关注:长江以北,青岛的条件是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深圳的城市。
  而且,通过一些细节也不难看出,深圳和青岛在国家开放格局中的战略定位各有侧重。
  深圳的优势是紧临港澳地区,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一直处于全球产业竞争的最前沿阵地,培养出了一大批像华为、大疆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硬科技制造企业,要在全球的城市竞争中“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城市范例”,放眼中国,这个重任也只有深圳能够担当。
  而青岛的战略定位则是要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承担着中国同上合组织国家互联互通的重任,跟深圳有所区分。

国家战略!青岛上合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定了

  第二,国家战略下的青岛定位有了全新内涵。
  会议强调,更好发挥青岛在“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和海上合作中的作用,加强我国同上合组织国家互联互通,着力推动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
  “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这是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来的,也是跟一带一路有关。原文是:
  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曾有专家对此解读认为,“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这意味着“一带一路”的海上和陆上通道齐头并进,形成双向的开放格局。在这样的格局下,东中西部均衡发展成为可能,物流双向运输的可能性提升,进而对降低物流费用起到积极作用。
  其实,“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物流双向运输是一个层面,而产业链和供应链在东中西部的合理布局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层面。
  而在物流的双向运输层面,青岛港已经在做。
  2019年4月9日,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青岛港,继续着一场史无前例的“西部之行”:在西安举行的第9届中国西部国际物流产业博览会上,青岛港连同铁路、海关、口岸办、船公司等携手赴会,深度拓展这片内陆腹地。此前青岛港已深入河南,后续将继续向西至新疆开辟内陆市场。
  这也是李奉利上任之后,青岛港的大动作之一。
  “要实现港口向贸易港、向航运中心的转型,青岛港首先需要将主营业务做强,开辟更多的国际航线、实现‘港通四海’,延伸更多的经济腹地;更为重要的是,需要从单纯物流到人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临港产业等全要素的集聚。”对于港口的转型方向,青岛港集团董事长李奉利如是说。
  而除了贸易和物流层面的东西双向互济,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合理布局也大有文章可做。
  2018年全国两会上,针对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全国政协委员杨静华建议,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调整优化东中西部产业布局,建设科学高效的产业链分工体系。
  “选择合作双方或多方能力结构相匹配的产业转移,是东西双向互济发展新格局的关键环节。目前,全国没有一家开放的产业对接平台,主要还是依靠地方政府或招商部门各显神通。”杨静华认为,应建立更加系统、更加开放的产业转移信息平台,鼓励东中西全方位开展协同创新,从全产业链的角度进行有序的产业转移。
  借此机会,青岛完全可以成为打造成为面向东中部的产业转移信息平台。
  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此前对青岛的战略支点作用有过类似的论述,他认为,“建设青岛这个新高地的桥头堡,就是要打造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的新的重要战略支点。这个新的重要战略支点,对内要与京津冀、沿黄流域、东北三省形成发展互动;对外要面向东北亚、联通日韩,成为面向世界开放、整合全球资源要素的新高地。落实好这个国家战略,青岛责任重大。”
  着力推动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青岛需要有更大的格局和勇气来推动这件事。

国家战略!青岛上合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定了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