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国漫如何练就“中国功夫”(2)
时间:2019-08-01 12:4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过去整个行业都太浮躁,比较急功近利,“许多作品只有一两年的制作周期,做出来的作品往往就成了‘快餐’,难以给人留下长久的印象”。从《大圣归来》到《哪吒》,它们的成功都再次表明,动漫制作既需要匠心,也需要耐心。国家一级美术师、动画导演曹小卉举例说,《大鱼海棠》制作了十年,《大圣归来》制作了七八年,这次《哪吒》制作用了五年,所以“要出精品,得慢慢来,急不得,因为这是行业规律”。 3、承前启后的深入探索 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孙佳山看来,《哪吒》的成功,当然跟其“硬核”品质有关,但也是市场对国漫需求的情感迸发。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本身就有心理认同,做出较高水准的影片势必会得到国人的热捧。 国漫越来越好看了,但是它要走的路还很长。很多人关心,未来能否出现更多的《哪吒》。正如孙佳山所言,对于审美水平越来越高的中国观众而言,尽管《哪吒》较以往的国漫作品质量更高,但客观来讲仍然有进步的空间。“我们在给予肯定的同时,也应该及时总结得失,过高的评价对于国漫整体发展也不完全是一件好事。” 张慧瑜认为,国产动漫电影要想走得更远,还得继续打牢基础。动漫电影制作是个综合的工业化流程,除了特效方面的技术,还需要服、化、道、摄、音、美等各个环节的配合,而这些环节的专业性人才储备还不充足,这需要从学校教育这样的基础性工作做起。 同时,对于国漫的未来发展,孙佳山认为:“中国动画电影仅仅向后探寻、走老路是远远不够的。如何消化虚拟现实、人工智能这些方兴未艾的新媒介技术,进而实现中国美学风格的艺术表达,真正触碰到这个时代的文化脉搏,迎接这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式的历史挑战,需要新一代中国动漫人下大功夫去深入探索。” 《光明日报》( 2019年08月01日 09版)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郑元畅登时尚杂志封面 酷帅有型气场全开
- 下一篇:大众中国H1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