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手工艺 即墨夫妻档坚守即墨花边30年
时间:2019-07-22 01:0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王培霞正在编制花边
精美的即墨花边书签 大众网·海报新闻青岛7月18日讯(记者 朱晓娟)近日,2019青岛国际版权交易会让即墨花边又火了一把,其工艺独特、宛若浮雕的编制方法引得众多游客啧啧称叹。而火爆的背后是坚守花边的手工艺人。 走进即墨温泉街道宫家村王培霞夫妇的家里,仿佛打开了一间即墨花边博物馆,小到花边茶杯垫,大到花边镶嵌的床单,应有尽有。沙发上和炕上摆满了编制花边的材料,王培霞正在“挥舞”着手中的针线,勾勒出花边的形态。 1986年,王培霞嫁到了即墨温泉街道宫家村,和丈夫一起在即墨花边厂工作,后来又到了青岛国华工艺品有限公司,担任派活的任务。至此,夫妻俩开始了即墨花边30年的坚守之路。 一套完整的即墨花边传统手工编制工艺流程可分为八项,分别是图纸设计、整料工人印制布花、花边编制、绣花作业、花边镶拼、产品晾晒漂洗、烫熨花边产品、花边细节修整等。其中,王培霞夫妇主要负责花边编制的派活工作。 “传统工艺比较受欢迎,但是产品结构单一。所以公司一直在创新,我们编制花样也在发生改变。”王培霞边说边给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展示在青岛国际版权交易会的花边作品,从栩栩如生的12生肖摆件,到古风浓厚的书签,都是他们公司创新的系列,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认可。 王培霞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她儿子小时候衣服磕破了,她就用花边给儿子补上,儿子向小伙伴炫耀自己的花边衣服,引得小伙伴羡慕不已,这样的做法还掀起了花边衣服的热潮。 说话间,王培霞的丈夫纪兆亮拿出了珍藏的手帕和枕套,从选材到编制手法各方面给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作比较。“这个手帕的镶边是纯手工的,而枕套镶边是机器制作的,但品质都比较好。”纪兆亮说。 30年的时间,王培霞夫妻俩帮助周边村庄老人、妇女免费培训花边技艺,一年制作花边数千件,带动20余位老年人就业。 “编制花边不费眼睛,深受老年人喜欢,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进来。”纪兆亮说,未来,他和妻子会将这门手工技艺传承下去,编制出更优秀、有创新性的即墨花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