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仙境”的故事里漫步 在“鲜美”的城市中生活
时间:2019-07-07 17:3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烟台地处山东半岛东部,是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荣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首批创建单位等多项殊荣。近年来,全市文化和旅游呈现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文化和旅游主要指标均稳居全省前三。2018年接待游客突破8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总额突破10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和14%。 烟台将文化旅游业列为全市八大主导产业之一,进一步提出建设海洋旅游品牌之城、宜业宜居宜游城市、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的总目标,文化和旅游发展迈入新时代。 强化顶层设计,统筹构筑大格局。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设立6000万元的市级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专项资金。构筑以中心城区都市休闲核、蓬长生态旅游核、滨海一线文化旅游带“两核一带”的发展大格局。 强化改革创新,释放发展活力。树立“开门办文化和旅游”的工作思路,建立起烟台市文化和旅游服务群众需求征集、反馈和评价机制。2月正式发布以来,收到建议727条,群众满意度100%,实现了文化和旅游服务供需的高效对接。 强化主体培育,夯实发展基础。全市现有烟台文旅、张裕文旅等8家大企业集团,2018年接待游客1089万人次、收入21亿元。发展动漫影视、出版印刷、文化演艺等文化市场经营单位1268家,创建A级旅游景区92家、旅行社247家、星级饭店84家、国家和省级旅游度假区10家,居全省前列。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质供给持续丰富 坚持以文兴旅、以旅彰文,深入挖掘海洋、仙道、开埠、胶东民俗等特色文化,持续丰富文旅载体,更好满足群众文化和旅游生活新需求。 大项目建设提速增效。66个总投资2825.3亿元的在建文旅项目加快实施,累计完成投资453.6亿元,年内预计新增投资190亿元。目前,芝罘仙境、海上世界等单体投资过百亿元的尖端放电大项目8个。芝罘仙境项目总投资150亿元,打造守护烟台历史文脉的文化旅游新地标。海上世界项目总投资460亿元,建设集“船港城游购娱”于一体的高端商旅综合体。 精品艺术创作再攀高峰。实施 “双演”机制,每年设立不低于300万元的奖补资金,单年会演选拔、双年巡演惠民。首个“双演”期内,推动创作文艺作品70余部(件),开展巡演400余场。现代京剧《烟台解放》入选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胶东红色主题电影《党员登记表》获第十三届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文艺精品工程”奖。今年,聚焦唱响主旋律推出元宵、“五一”两场高质量文艺晚会,加紧创排“十一”晚会,年内推出10部原创精品剧目,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休闲产品推陈出新。创新推出100公里“海岸之路”自驾游、寻仙号高端主题游等新业态产品,以及“寻找烟台记忆”玩转博物馆、“新八仙”主题游、红酒美食游、京剧主题研学游等文化深度体验产品,多角度彰显烟台多彩文化魅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理念,公共服务持续升级 按照“设施建设夯实基础、模式创新增添活力、优质服务普惠群众”的路径,不断提升群众公共文化服务获得感、幸福感。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35家博物馆,14家文化馆、159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5785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4家公共图书馆、20家城市书房(屋)、4382家农家书屋。4月1日《烟台市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正式施行,是全国首部围绕全民阅读方面制定的地市级法规,加快建设“书香烟台”。 惠民模式新升级。创新举办首届烟台市民文化节,以“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为主题,推出八大市级赛事、十大专项活动,打造永不落幕的文化盛会、市民节日。建立“艺术烟台”公益培训和“一馆四团”志愿服务模式,打通文化艺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