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机械处处长:成为汽车强国,中国还需要什么?(2)
时间:2019-06-12 14:5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3、国家政策的变革。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无论是区域性的发展政策,还是对外发展政策可能都会不断调整,汽车产业需要不断适应挑战和变化,要注意经济安全、社会安全。 第二大挑战来自问题。伴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不少问题会迎面而来。 1、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大量的关键零部件依然依赖进口和外资企业,一些技术依然受到外资企业的控制和限制。 2、品牌附加值仍然较低。我国汽车的高端品牌主要依赖于合资企业。虽然我国自主汽车品牌也在不断向高端市场冲击,但由于发展的时间还比较短,因此品牌化还不太成熟。 3、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协调合作仍待加强。全世界汽车零部件企业一百强中,我国企业只占五六家的席位,有一些还是通过并购实现的,能够自主发展形成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企业数量较少,排名也不靠前。而整车体系和零部件体系之间的协调也相对不够。 4、整车企业“各自为战”。整车企业之间虽然合作不少,但深度不够且方式不多。 第三大挑战来自风险。我们要强调底线思维,防范风险。 1、缺乏理性,盲目跟风。一些企业把技术不成熟的东西变成产业和投资的重点、热点,造成汽车产业的浮躁和跟风。例如,部分地方和企业对燃料电池汽车过度投资就存在盲目跟风现象。目前,燃料电池汽车无论从能源技术上还是产业链上来说都不是非常成熟,最多只是一些科技项目或局部应用的探索,不可能有这么多的产业化要求。 2、缺乏自律,盲目扩张。随着我国汽车产销量出现调整或者说低速增长,产能过剩问题将会有所展现并出现分化。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企业对自身认识不到位,盲目铺摊子;二是有的地方政府干预企业和提供不规范得优惠条件,企业定力不够。 3、缺乏储备,路径依赖。部分企业缺乏自主研发能力,靠合资企业日子可能还过得还不错,产生惰性,不愿改变。但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如出现这种路径依赖,到了一定阶段就会出现问题。 4、缺乏格局,战略短视。一些企业把发展战略讲得天花乱坠,但看不到和自己企业实际结合的有效的东西。发展不脚踏实地、不扎实本身就是风险。 第四大挑战来自环境。外部环境的困难总是有的,而且不同时段有不同表现。 1、宏观形势。2018年,我国GDP已经突破90万亿。汽车产业与经济的关联度非常高,宏观经济和收入增速的变化,都会对汽车产业长链条产生影响。 2、贸易摩擦。相关贸易摩擦对我国汽车产业的长远发展将产生广泛影响,但也有警示作用。 3、政策协调。近期汽车销量下行与去年很多政策叠加造成的波动有关。政策有时可能会出现不持续、不稳定、交叉或矛盾的问题。很多因素是交叉的,单看某一因素是对的,但把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就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最近汽车销量增速的下滑就可能与排放标准转换有关。 4、市场环境。目前,因为税收、登记、限迁、排放标准等各种管理方面的障碍,二手车流通不畅,而“下水道不畅,上面放水就不能太快”。此外,地方限购对市场环境的影响也不能小视,其原因在于,汽车税收主要在生产环节,地方得不到明显利益。因此,可以考虑把汽车税收的一部分转移到销售环节,让地方可以从汽车消费中获取一部分税收。 总之,单用一种办法或者政策解决汽车行业的问题很难奏效,施策需要更加精准和有效。 3 用自主创新提升竞争力 推动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自主创新作为支撑。自主创新才能真正得到发展的效益,自主创新才能提升竞争力。总书记说,“技术和粮食一样,靠别人靠不住,要端自己的饭碗,自立才能自强。” 对汽车产业来说,主要是要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 多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吃了很多缺乏技术的苦,不能总吃这个苦,我们要发展先进技术,赶超世界其他国家。在推进科技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的主要作用是建设完备的基础设施,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力度。企业才是技术提升和创造的核心。中国要打造汽车领军企业,发展有世界级竞争力的汽车企业,我希望在汽车领域能出现华为一样的企业,能冲锋、能为国抢占高地,有牺牲精神,有担当。与此同时,技术的提升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要打造具有一定优势的产业,而重点就是新能源汽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