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时尚汽车_汽车生活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全方位模式创新成中国汽车业新动力

全方位模式创新成中国汽车业新动力

  9月5日,观众在服贸会5G通信服务专题展区参观一款5G智能汽车。记者 张晨霖 摄

  随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等趋势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汽车的需求、购买、使用、服务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汽车行业也正在面临一次重大的变革。

  企业不再是以单纯的造车、卖车来实现盈利,单打独斗的时代也已经成为过去,产业链进入了共生、共享的生态圈时代,产品和服务也都开始发生革命性变化。全方位的模式创新正在给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企业由“硬”向“软”

  “由整车制造企业向制造服务型和创新型企业转型”,这是北京汽车集团(下称“北汽集团”)的战略转型方向,同时也是国内众多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共同的转型发展方向。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汽车产业已经完成了由小到大的发展阶段,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市场。在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推动下,汽车产品的需求导向和使用场景在不断发生变化,由此也对汽车产业发展的模式创新提出了挑战。

  行业形势和消费者需求都在发生着变化。以前整车企业基本只靠卖车实现盈利,但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变化,传统的商业模式难以挖掘新的服务价值,也难以继续进行可持续的盈利。只有通过不断转型升级,不断增加客户的价值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赢得主动。例如,一些造车新势力企业通过提供与智能汽车操作系统相关的空中下载,提升用户的体验,将靠硬件盈利转变为以硬件加软件来盈利。

  实际上汽车企业很早就已经注意到了这一趋势。作为国家大型整车制造企业,北汽集团2014年在行业中率先开启了向制造服务型和创新型企业的战略转型,以信息服务业为突破口,实现从制造商向“制造+出行”解决方案的供应商转变。之后,北汽集团又提出打造“集团化2.0”的思路,以及“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和“高、新、特”新时代发展系统解决方案等,加快实现北汽新能源化与智能网联化的融合发展,旗下打造了包括整车制造、智慧出行、充电设施、金融服务等在内的创新矩阵,推动北汽集团实现向制造服务型和创新型企业转型的战略目标。实践证明了这一选择的正确性,实施战略转型以来,北汽集团开放力度持续扩大,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告别单打独斗

  汽车企业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建立广泛的生态圈,参与企业在生态圈内实现共赢。

  在以共享化、服务化、平台化为特征的模式创新作用下,以品质化、个性化、差异化为特征的消费升级牵引下,汽车产业正在以超预期的速度发生深刻巨变。中国汽车产业从未像现在这样距离科技革命和行业前沿如此之近,亟须从技术层面加快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倾斜,强化关键技术的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同时,汽车产业发展至今,不再只是制造行业单线条的延展,而是涵盖制造、互联网、化工、通讯、材料等多领域多维度的进化。传统制造企业在平台开发、整车制造方面的经验,互联网企业在普通用户需求、提供精准服务方面的基因,化工、通讯、材料等企业在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方面的优势,将共同决定汽车产业变革的未来。传统企业的单打独斗将成为历史,最高程度的开放合作、最深层次的跨界融合正在快速形成。

  众多业内专家表示,如今汽车行业面临着十分广阔的空间。一方面,传统车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创造全新蓝海,正在积极拓展原有的以产品为核心的模式,深度布局,加快向出行服务提供商的延展和转变。另一方面,具有互联网基因的造车新势力,拥有大交通思维的移动出行公司等,正在通过建立充电网络构建出行平台等方式,积极地推动汽车产业生态圈的蓬勃发展。要围绕资源共享,加快实现产业链的开放合作,构建汽车产业新的格局。

  近年来,汽车行业这一融合的趋势不断加速。2018年初,北汽集团牵头建设了首个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并加速推进与比亚迪、长城、华晨等企业在新能源化方向的技术共享项目合作。在汽车产业链服务边界不断拓宽,充换电服务、移动出行平台等模式不断涌现的同时,企业的经营模式也从单一制造为主,向全价值链各环节演变,在技术、供应链、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领域实现全面创新,构建全新的产业生态,提供全价值链的服务。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