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准生证价值反思16家获批车企今何在?
时间:2020-08-23 02:4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在仅仅是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希望能够放几条‘鲶鱼’进来把这池水搅活。但放进来的‘鲶鱼’起点要高,希望能够具备不同于现有这些车型技术的水准,而不希望放一批‘虾米’进来。”201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领导在全国两会期间的一番话以及随后发布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引发了一批企业申请造车“准生证”的热潮。 在准入审批大门打开之后,前前后后有16家企业得到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批复,成为业界期待的有望真正搅动市场的“鲶鱼”。这一举措被认为类似于发展自主品牌汽车的初期,批准奇瑞、吉利进入市场,带动了整个新一轮自主品牌轿车的发展。政策制定者希望,把整个新能源汽车的产品、技术标准等各方面的成本水平、服务水平,做一个比较大的提升和改进,满足客户需求。然而,时过境迁,16家拿到“准生证”的“鲶鱼”,鲜有名副其实者。 传统车企拿资质是多此一举? 第一个拿到“准生证”的企业是北汽新能源。2016年3月24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消息,为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企业整合优势资源,扩展发展空间,增强竞争力,按照《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和《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同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实施纯电动乘用车建设项目。 同年5月4日,工信部官方网站公示《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284批)拟发布的新增车辆生产企业名单,其中北汽新能源以新建乘用车生产企业的身份获得公告,成为业内拿到首张新能源乘用车“准生证”的企业。 对于传统车企来说,其本身就具有完整的整车生产资质,根本就不需要另外单独申请。成立于2009年的北汽新能源早在拿到“准生证”之前就已经在2012年推出了E150EV、2015年推出了EV160,并且以母公司的生产资质直接量产上市。换言之,北汽新能源并不缺乏生产资质,其获得第一张“准生证”的意义并不明显。 和北汽新能源类似的企业还有奇瑞新能源、江铃新能源、重庆金康,它们的母公司均可以直接生产新能源汽车,三家企业先后于2016年10月、12月和2017年1月先后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批复。 四家企业中值得关注的是江铃新能源,其产品上市之后市场反响一般,母公司江铃集团也遭遇发展的危机。2019年8月16日,江铃集团、长安汽车和爱驰汽车的合资合作公司,新江铃控股成立。作为国内首家央企、地方国企和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首例,新江铃控股由爱驰汽车、江铃集团、长安汽车以50%:25%:25%的股比重组而成。50%的持股比例,意味着爱驰汽车已基本掌握了江铃控股的决策权,作为江铃控股的子公司江铃新能源也自此为爱驰汽车生产新能源汽车可以利用的资质。 低速电动车企难担大任 在16家拿到生产资质的企业中,有几家是从低速电动车企业升级而来。为了加强对低速电动车发展乱象的治理,国家相关部委提出了“升级一批、规范一批、淘汰一批”的工作思路。2016年10月,工信部网站公布了国务院对我国低速电动车管理的相关问题批示。 在关于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2136号建议的答复中,201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低速电动车管理有关问题的请示》,提出了“升级一批、规范一批、淘汰一批”的工作思路,国务院领导已批示同意。 所谓“升级一批”,就是对于达到常规纯电动乘用车各项要求的低速电动车生产企业,可以升级为常规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纳入2015年6月,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进行管理,引导低速电动车产业转型升级。 第一家升级成功的是知豆汽车,2017年11月1日晚18时,工信部网站公示,同意在《公告》内设立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兰州知豆电动汽车有限公司,这表明知豆已经获得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然而,获得资质之后的知豆汽车却高开低走,依靠微型电动车一度占据新能源汽车销量榜前列。随着财政补贴退坡,造车技术储备不足的知豆迅速陨落。其位于浙江、山东、甘肃的几家工厂处于停产状态。 知豆之后是陆地方舟和康迪。在官方介绍中,陆地方舟是我国最早专门从事纯电动汽车核心技术研发及生产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除自主拥有包括“三大电、三小电”在内的电动汽车的三项核心技术和八项关键技术外,还积累了丰富的产业化技术和经验。公司在深圳、上海、北京、江苏、佛山设立了分公司,投资过百亿。然而现在陆地方舟已经事实上处于债务缠身和关门停产状态。《中国汽车报》记者曾经走访其位于江苏如皋的分公司,工厂早已经停工。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国内新能源企业面临“电池危机”
- 下一篇:汽车领域依靠创新型企业发展迅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