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多粥少 汽车职业经理人拉响安全警报?
时间:2020-05-13 06:4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五一长假刚过,两起汽车企业高层人士变动的消息传来:在南汽上汽体系服务20多年的上汽名爵品牌市场传播及公关部总监汤跃进正式转场,跳槽至东风悦达起亚任销售本部副本部长。同时,恒大汽车常务副总裁吕超在朋友圈官宣辞职,并直言现有的房地产造车模式以及恒大资金链上存有隐疾。 各车企发布的信息显示,五一前后,至少有7位车企高层辞职、6起车企内部高层调整,以及2起车企间高层跳槽事件,人才流动频率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段。 五一密集的车企人事变动只是今年以来汽车行业高端人才流动加快的缩影。虽然在汽车“新四化”技术变革与经济下行的碰撞中,汽车业高层人才的流动频率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加快,但在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三面夹击的新局势下,汽车人才市场的供需不平衡开始凸显,汽车高端人才彻底告别了职业黄金期,迎来了在僧多粥少的激烈竞争中寻找机遇的“下半生”。“(汽车高层人才市场)变化很大,高管和汽车经理人失业的增多,传统岗位薪酬更低,成交量下降,传统岗位减少,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等岗位增加,人才短缺。”北京联洋人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林军表示。 从汽车高管岗位的招聘需求来看,只有头部车企对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人才需求呈现增长态势,其他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造车企业,以及头部企业的传统汽车岗位需求,都呈下降趋势,且薪酬水平也出现下滑。而另一方面,由于疫情带来的企业裁员降薪面积的增大,重新找工作的高端人才明显增加。而这种趋势在今年以来的车企人事变动已经清晰显现,包括车企中高层辞职率的上升以及新造车企业高层回流至传统车企等。“一家国家级的汽车技术中心招聘一个副总经理,已经持续一年左右,由于要求高、薪酬吸引力不是特别大,一直还没有关闭。我们正和客户一起努力,争取今年关闭该岗位”,专为车企寻找合适高端人才的张林军称,汽车行业目前的人才需求与供给的结构并不对称,而且这种错位正在扩大。 猎头公司遇难题: 高端人才需求与供给错位 “去年开始,(汽车岗位招聘)成交量明显降低,主要原因是企业给出的薪酬较之前明显下降,要求却更高,很多甚至要求求职者降薪。”张林军认为,对人才能力要求高但薪酬又较之前低,这是成交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上文提及的汽车技术中心持续一年仍未关闭的岗位需求,正是因为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专家地位、影响力和领导力等要求很高,但薪酬吸引力不是特别大,而符合条件的个别人选又暂时意向不强,因此迟迟未能找到合适人选。 正常逻辑中,成交率低通常与供应量过少有关。但汽车行业的现状却正相反,人才池在不断扩张。由于2019年已经出现的行业洗牌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加速,在降薪、裁员和失业的危机下,高端人才的出走也开始加快。 大量汽车高端人才重新进入人才市场,他们主要来源于传统车企的传统岗位、特别是未来前景有风险的第三梯队及以下的传统车企、新势力造车企业,以及已经出现问题的合资车企弱势品牌,比如法系品牌。“主要是汽车行业的两极化趋势加速,特别是新势力造车和实力较弱的相关车企,开始遇到生存和资金链危机,汽车经理人的职业安全开始出现问题。部分经理人开始面临失业、降薪的职业风险。”张林军称。 事实上,这一点在今年2月底3月初的车企动作中已经体现,包括上汽、威马在内的传统车企和新造车企业分别提出中高层降薪、全员奖金延迟发放等应对措施。“打折”的薪酬让不少中高层管理者萌生出换工作的想法。 而与此同时,与2017年和2018年汽车人才需求旺盛不同,出于降低成本、渡过眼下行业艰难时刻的考虑,企业的岗位需求数量却在减少,僧多粥少的矛盾十分突出。 张林军介绍,在汽车高端人才的招聘需求上,主要有三方面的变化,“一是头部国内企业对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人才需求呈现增长态势;传统汽车岗位需求下降;二是新造车企业和传统非头部国内企业的岗位需求大幅下降;三是外资合资主机厂岗位也出现明显下滑。”显然,与过去三年间新造车企业迫切的四处招揽人才,而传统车企人才大量跳槽到新造车企业且颇为抢手相比,传统车企的人才正在遭遇职业瓶颈。 这也将汽车行业的高端人才市场推入两重矛盾境地,一方面,传统汽车业人才库中的求职者在不断增多,而适合这些人的岗位却在减少。另一方面,跳槽者希望获得更好待遇、更大发展前途,而车企则希望以更低的成本引入更高质量的、来自新技术领域的人才。这也让包括联洋人力在内的猎头公司的业务难度随之提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