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新脊梁”(2)
时间:2020-04-25 02:1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那段时间,有的队员冻得睡不着觉,干脆为大家煮上一大碗热气腾腾的挂面;在的则裹紧身上的棉被和大衣,攥着手机翻看家里孩子发来的视频,在孩子的一遍遍笑声中睡去。 从事新车“三高”试验多年,赵英军几乎跟着北汽新能源山鹰队跑遍了中国“最冷、最热和海拔最高”的地方。“‘一直在路上’是山鹰队队员最常说的一句话,我们就像反季节候鸟,为了工作需要‘自找苦吃’。”他告诉记者,回忆起在高寒区试验的点点滴滴,自己心中充满了自豪,“只要工作需要,我们就一直做下去。” “办法总比困难多” “汽车产业涉及的企业多,产业链长,因此想要复工复产,将疫情带来的损失和影响降到最小,就需要整个汽车产业链的畅通和协调。”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薛旭直言,特殊时期,车企综合实力和协调能力将面临更多考验。 疫情期间,全国供应商大比例延迟复工,部分货运交通暂停,供应链出现了“断供”的风险。有汽车企业站了出来,积极与上游供应商协调,如“输血泵”一般保障产业链复工复产。 付森林就是保障汽车产业链畅通的一员。 作为一汽奔腾制造物流部物料筹措科科长,从大年初二开始,付森林仔细梳理后发现,供应链上出现了107项风险零件资源,涉及82家供应商,主要集中在湖北、浙江、江苏、重庆等地区,“如果不解决,会导致复工复产的压力变大”。 其中,一汽奔腾主力车型T77的座椅骨架供应商武汉万兴就是他的重点关注对象。 当时,武汉万兴已经停产,而长春库存的座椅骨架仅能维持生产到3月11日。“如果因为供应链不畅导致工厂生产线停线,会造成重大损失。”付森林回忆说,经过多方了解,他得知供应商在武汉仓库有库存品2300台份。如何将这些零部件运到长春,成了棘手的难题。 付森林立即将情况向上反映。随后,一汽集团第一时间与有关部门联系,组建了专门的工作组。 在各部门的协作下,3月7日,这批16吨重的零部件从武汉出发,一路向北行驶2000多公里直抵长春。3月9日,列车一到长春,9200个汽车座椅座框骨架、9520个背框骨架就被直接送上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线。 事实上,这趟特殊的列车只是付森林和同事们工作的一个缩影。 面对供应商因疫情遇到的各种困难,他们积极联络,通过企业支持、政企合作等方式,全力保障产业链畅通。截至目前,原来遇到“堵点”的安全带、转向柱、变速箱等零部件,已从重庆、宁波、荆州等地源源不断地运往长春。 “我们实现复工复产已经有两个多月了,这期间究竟遇到多少困难恐怕早已数不清了。”付森林说,自己和同事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办法总比困难多”。“在我们身后,有各级政府和集团公司的关怀,还有供应商和经销商的互相支持,更有全体一汽奔腾人的不懈拼搏。” 兑现“攻克技术难关”的军令状 近年来,汽车“新四化”带来的技术革命,已经重塑了全球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如何在智能化、电动化、共享化、网联化时代拔得头筹,取得技术突破,成为全球各大汽车企业和科技公司最关注的问题。 尤其是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即使是在疫情期间,他们也没有停下技术创新和品牌积淀的步伐。 “为全力推进产品向上、品牌向上战略,打响北汽新能源汽车高端化战役的第一枪,北汽新能源决定成立ARCFOX事业部。”北汽新能源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马仿列告诉记者,为了将疫情带来的进度损失降到最小,北汽新能源3月12日召开ARCFOX事业部成立大会。 “为了减少人群聚集带来的疫情风险,会议采取了视频多地连线方式。” 马仿列透露说,尽管如此,大家对于进军中国高端制造的热情丝毫没有减少,“事业部各业务板块负责人还向公司递交了军令状。” 据他透露,ARCFOX事业部将围绕ARCFOX品牌充分整合产供销研各板块,集中优势资源,坚持改革创新,“闯出一条中国自主高端纯电动汽车的进化之路”。 一汽奔腾同样没有停下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探索。2月初,一汽奔腾开发院项目管理部部长李英就和同事们全员到岗,抓紧开展各项研发试验。 “研发进度不能耽误”是李英给自己立下的军令状,为了保障全年新车研发项目的开展,李英和同事们加班加点进行各项试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