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企业超1.6万家 新基建助产业发展
时间:2020-04-24 04:3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当你乘坐自己的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外出购物时,只需要告诉汽车你需要购买的商品或服务,智能汽车就可以为你快速规划出行驶路线、目的地。不久的将来,这样的梦想将走进现实。作为智能汽车的重要支撑之一,就是车联网。 截止目前,国内车联网相关企业数量达16335家,搭乘“新基建”快车,车联网产业即将迎来爆发期。这一数据,不仅出现在4月22日企查查发布的报告之中,也正体现在诸多企业、地方的行动上。 “车联网特别是5G车联网建设,恰逢5G、‘新基建’建设及智能汽车战略出台等多重良好机遇,不仅产业将进入高速发展期,也将促进智能汽车产业加速发展。”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邓志东向笔者表示。 ▎沿海城市成产业热点近日,国内车联网龙头企业之一的上海博泰完成了数亿元的新融资。几乎与此同时,《交通强国江苏方案》、《浙江建设高水平交通强省的实施意见》等地方最新出台的文件中,对车联网建设作出了高度一致的部署。 研究报告显示,我国车联网产业正日趋成熟。车联网相关企业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沿海城市。企业注册量最多的省份是广东省,共4047家。江苏省位居第二,共1346家。浙江省以1157家排名第三。 长三角城市群中,上海市的车联网企业数量最多,达459家,杭州、合肥位居第二和第三。此外,无锡市的车联网企业目前有192家,南通有57家,湖州有36家。其中,无锡市的车联网企业近十年来呈现波动增长趋势,2014年之前增速缓慢,2015年开始企业量显著增长,2016年出现了小高峰,全年新增26家,随后两年放缓,2019年是新增量最多的一年,共新增33家。在企业中,无锡市吴新区企业数量最多,共61家,占全市的31.8%,滨湖区和梁溪区以37家和33家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 “沿海城市是改革开放的前沿,也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技术、人才、资金等各方面条件及产业发展环境都较好,车联网产业的集聚优势也较为明显。”中国市场学会营销专家委员会秘书长薛旭向笔者谈到。 ▎技术创新正不断涌现“你好,HiCar”、“嗨,小度”……从按键到触摸屏、再到语音输入,车联网的操控方式也正在快速发展,车机互联展现了智能汽车的新天地。 可以说,车联网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创新。近十年来,车联网产业公开的专利数量呈现稳步增长,其中2015年至2018年增加量显著,2018年公开的专利达1239件,同比2017年增长62.4%。 在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同时,车联网相关企业的上市和融资也逐渐成为热点。其中,位于长春的启明信息早在2008年实现上市,北京的荣之联科技、华力创通、四维图新上市时间集中在2010年和2011年;成立较早的深圳索菱实业已于2015年实现上市。目前未上市的车联网企业中,飞驰镁物于2019年10月被Accenture并购,上海博泰于今年3月获得了数亿元东风集团战略投资,随后又收获了小米的B轮融资。 近两个月来,随着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联合出台《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车联网及5G车联网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而以5G、云计算、车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基建”概念股行情正火爆,国内车联网产业链即将开启黄金发展期。 “车联网发展所带来的,将是一个智能汽车的新时代。汽车将不仅仅只是交通工具,而是集办公、社交、娱乐、支付为一体的智能移动空间。因此,车联网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智能汽车技术专家黄武陵博士对笔者说。 ▎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即使在疫情肆虐全球、欧美很多汽车制造工厂阶段性停工停产的情况下,跨国车企的技术研发却几乎一刻也没有停止。大众投巨资研发软件及自有汽车操作系统vw.OS,就是为了从底层抢占车联网及智能汽车发展的先机。 的确,车联网的使用及具体呈现方式,就是软件与屏幕。在车联网产业链中,从车联网操作系统到运营平台,再到应用服务,都是车联网相关企业技术竞争的热点区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