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时尚汽车_汽车生活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转型升级强化中国汽车产业链韧性

  在支持政策强有力的推动和汽车企业的加倍努力下,中国汽车产业已经全面实现复工复产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在全球汽车产业遭受新冠肺炎情重创之时,中国汽车产业率先打响抗“复产第一枪,显现出中国汽车产业链" target="_blank">产业链的强大韧性,也将引领全球汽车产业重拾信心。

  市场显露复苏迹象

  在疫情暴发初期,中国汽车产业受到重大影响,企业大面积停工停产,不仅是整车企业,上下游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都受到波及。但随着中国对疫情的有效防控,众多汽车企业迅速恢复生产。自3月下旬位于武汉的汽车企业复工复产,中国汽车产业链最后的断点复原。

  与此同时,全球其他主要汽车生产国的疫情却在不断加重,位于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美国、印度等国的众多国外汽车企业大面积停工。目前来看,疫情对这些国外汽车企业的影响正在不断加重。这些企业在最初暂停生产的计划中,基本都将关停的最后期限设在了3月底或4月初。但现在受到疫情不断严重的影响,很多企业都将关停期限延长到了5月中旬或5月底,而且具体的复工时间还要看疫情发展情况,不排除继续延长复工复产的期限。

  受疫情影响,今年前两个月,欧洲汽车市场销量同比下滑7.3%,其中2月份德国销量同比下滑11%,意大利和西班牙分别下滑9%和6%。英国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预测,英国今年的汽车产量将减少15%以上,如果工厂不得不持续关闭,产量降幅还将进一步扩大。

  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汽车市场开始显现出回暖趋势。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乘用车产销量为104.9万辆和104.3万辆,比2月份增长了4.4倍和3.7倍。可见,随着国内疫情的持续好转,中国汽车产业正在恢复运转,汽车市场也开始显露复苏迹象。

  政策助推产业回暖

  汽车产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占到整个工业增加值的7%左右,汽车消费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到10%左右。疫情使汽车的生产和消费受到很大冲击,如果汽车产销量持续下滑,不仅影响汽车产业自身,而且也会影响到其他行业的复工复产,甚至将影响中国经济整体的平稳运行。

  对此,今年以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不断加大促汽车消费的政策支持力度。与以往相比,这次对汽车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可谓空前。不仅是中央层面,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新疆、海南、山东、江苏、浙江等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出台了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

  在这些政策中,有针对汽车增量市场的促进,包括放宽汽车限购政策、实施新车消费补贴、取消皮卡进城限制、组织汽车促消费活动等,也有针对汽车存量市场的促进“以旧换新”、加快老旧汽车淘汰等政策。同时,中央和地方政策也加大了对二手车市场的推动,包括多地积极落实取消二手车限迁、二手车经销增值税优惠等,部分地区还专门设立了二手车流通促进专项资金。

  发改委产业发展司副司长蔡荣华表示,这些政策实施落地以后,将进一步巩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成果和优势,加快老旧汽车报废更新,畅通二手车流通交易,有效应对疫情的影响,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也表示,这些政策将有力促进未来汽车市场消费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消费升级,尤其是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稳增长。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王斌说,受多种因素影响,中国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两年下降。这表明经过多年高速增长以后,国内汽车产业逐渐进入一个阶段性调整的平台期。但这并不意味着汽车销售会持续走低,我国汽车消费尚未达到发展的“天花板”。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