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汽车产品质量表现研究正式发布
时间:2020-04-21 08:1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4月20日,凯睿赛驰咨询正式发布了《2019中国汽车产品质量表现研究》这一重量级行业研究报告。据介绍,该研究项目于2019年3月正式启动,在为期一年的调研过程中,研究人员始终以问题导向为准则,以抱怨系数、质量负面表现等消费者感知视角为主线,深度剖析了国内主流汽车产品整体质量表现及趋势,意在挖掘用户需求,助力整车企业的新车型开发及行业整体质量体系的高水平发展。 坚持问题导向,是一个发现问题、科学分析问题、着力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目前汽车行业的质量研究领域,传统研究方法普遍存在随机调研的消费者对问题的敏感度低,鲜有对质量问题发生背景的深入询问,以及缺乏对问题严重程度进行区分的过程等短板,对整车企业解决质量问题的实质性参考效果有限。 而“中国汽车产品质量表现研究”将接受调研的对象聚焦于车质网收集的实名客诉用户。该类用户对汽车质量问题更为敏感。工作人员在调研中发现,这一用户群体对质量问题的理解度也相对较高,对问题发生部位、发生现象,甚至发生原因都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考,可以避免一般用户因对问题的错误理解,造成对研究结果以及整车生产企业判断上的误导。而这些特点在以百车故障数为标准进行的传统调研方法中无法体现,这也是此次发布的研究报告颠覆性的一个优势。 车质网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汽车产品质量信息收集平台,其发布的车型投诉排行榜等各种数据一直是消费者购买车辆的重要依据,但是,由于不同产品的保有量、销量基数不同,任何基于绝对数量的统计都存在相对不足。而汽车产品质量表现研究对相关数据起到了很好的修正作用。 据了解,此次调研涉及18个细分市场,53个品牌共128款车型,基本涵盖了2019年上半年主要在售车型。数据表明,在最重要的质量问题维度上,被调查用户在车辆使用过程中共提及339个质量问题点。而每款车型的最终表现,均以“质量负面表现”的数值呈现,二者呈反比关系。即质量负面表现数值越小则该车型最终表现愈佳,排名相应靠前。 128款研究车型(2019年上半年在售车型): 本次研究成功调研了超过2万名的汽车用户。调研过程中,研究人员在聚焦代表性用户的基础上,精准定位了各类质量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发生里程、位置、供应链等多维度深入挖掘数据,对参与调研人群的抱怨追加询问、区分等级,创造性地提出了“抱怨系数”这一概念,最终呈现出被调查对象群体对于不同质量问题的态度等深层次信息。研究成果凸显出独特而丰富的价值,对于车企改善质量体系建设具有很强的实操性。 此次发布的《2019中国汽车产品质量表现研究》向业界展示了如下重要成果发现: ·在2019年,行业排名TOP20的质量问题中,“变速箱异响”、“换挡顿挫”和“车内异味”排名前三。动态问题多于静态问题,感知类问题数量大幅领先于故障类。 ·2019年,行业平均质量问题数为4.12个,感知问题占比73%,其余为故障问题。 ·受抱怨系数较高影响,2019年MPV、皮卡的质量负面表现数值大于其他车型。 ·驾驶系统、发动机、外观的质量问题数排名前三。 ·发动机、驾驶系统、变速箱的质量负面表现数值排名前三。 ·自主品牌车型质量问题数、故障问题占比均排名首位,其次为韩系、美系和德系品牌车型,日系品牌车型表现最好。 ·质量负面表现维度,轿车和SUV车型主要国别中,由于美系、德系车型抱怨系数较高,韩系车型抱怨系数较低,使得质量问题数较多的韩系车型在该维度的表现有所提升。 调研结果显示,以下车型在2019年各细分市场领域的产品质量表现出色: 基于上述发现及对各细分市场车型存在问题的梳理,并对典型问题的进一步分析,《2019中国汽车产品质量表现研究》建议全行业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升汽车产品质量: ·提升品牌入门级产品质量。 ·杜绝新车/准新车出现质量问题。 ·防微杜渐,避免故障集中爆发给品牌带来舆论压力及负面标签。 ·注重高端配置和涉及零部件的质量管控,做好规模性故障发生的应急预案。 ·自主品牌需降低产品整体质量问题数;合资品牌需降低消费者易感知且抱怨较大的发动机和变速箱维度的质量问题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