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小米的人,画出小米震荡前行的曲线
时间:2020-04-17 03:0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欢迎关注“创事记”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一家公司的人事变动往往反映的是业务与战略的调整。过去两年,小米进行了十几次组织架构调整,观察离开小米的人,可画出小米震荡前行的曲线。2019年,小米交出一份不错的答卷,但还远没有到说赢的时候,2020年战事更加焦灼。 撰文 | 郭朝飞 小米十年,雷军带着他们的弟兄们,把小米走过的路又走了一遍。 4月6日,第一站,他们来到北京中关村保福寺桥的银谷大厦。十年前的那一天,正是在这里,他们喝完小米粥开始创业。此后,小米搬到望京卷石天地,接着去了北五环外的清河五彩城。2019年小米终于买房,位于西二旗的小米科技园造价52亿元。 一路走来,雷军感慨万千,“当时没有任何硬件研发和制造经验,居然敢说要做最好的手机,卖一半的价钱。” 前半程小米极速狂奔,仅用四年时间,成为国内出货量第一的手机厂商,估值达到450亿美元。突然小米掉头向下,被华为、OPPO、vivo反超,小米进入两年瓶颈期。雷军冲到一线挽救危局。2017年以后,小米下滑的曲线上扬。第二年7月,雷军在港交所敲响了小米上市的钟声。 小米成年,有新人加入,亦有老人离场。 2019年11月,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离职,同时高级副总裁祁燕正式退休。而在小米上市前夕,两位联合创始人周光平、黄江吉就离开小米。与雷军一同创办小米的8名联合创始人还剩下5人。 小米核心团队大合影小米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刘德向媒体解释过,一家公司合伙人早年一起创立公司,就是为了做大做强上市。合伙人的退休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拿BAT来说:百度七剑客中有两人在公司上市前离开;腾讯五虎将如今只剩下马化腾与CIO许晨晔;2019年9月,张勇接替马云出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等阿里十八罗汉已悉数退出一线管理层。 一家公司的人事变动往往反映的是业务与战略的调整。过去两年,小米进行了十几次组织架构调整,观察离开小米的人,可画出小米震荡前行的曲线。 “二号”走了 第二次,阿黎真得离开了。 黎万强人称阿黎,还有人叫他小米“二号代言人”,一号是雷军。当年小米起步,他们喝的小米粥还是黎万强的父亲早上5点摸黑起来,花了一小时熬出来的。 黎万强对于黎万强,雷军没有吝惜赞美之辞,他评价黎带领MIUI、小米网(小米销售与服务体系)、小米品牌市场体系等多项业务持续开荒,在商业模式验证执行、企业文化及品牌建设等多个领域,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黎万强称雷军是良师益友,从其身上获益最多的是“死磕”与“不断刷新”。他从金山时代就跟随雷军,在金山呆了10年,曾担任金山软件设计中心设计总监、金山词霸总经理,2009年年底打算离开。 当时,黎万强想玩商业摄影,雷军袒露胸怀,说自己打算创业,要不要一起。几年以后,雷军还记得很清楚,黎万强没打一个磕巴就同意了,反倒是自己愣住,反问“你知道我要干什么吗?”黎万强说,“你要做手机。” 早期,“小米加步枪”,没钱没人雷军就说:阿黎你上吧! 黎万强在他的《参与感》这本书中回忆,2011年6月,雷军想给小米找一个营销负责人,两个月过去还是没有合适的,最后就让黎万强顶上去。让黎万强感到崩溃的是,自己做了一个3000万的营销计划,直接被雷军“拍死”。 雷军说,“阿黎,你做MIUI的时候没花一分钱,做手机是不是也能这样?我们能不能继续不花一分钱去打开市场?”黎万强很无奈,心想做MIUI系统,用户不花钱就可以使用,但手机是真金白银得用户花钱买,不掏一点广告费用户会来?黎万强只能死磕新媒体,在论坛、微博上想招,竟然做成了。 作为小米最懂营销的人,黎万强提出了一个“参与感三三法则”:构建参与感,就是把做产品做服务做品牌做销售的过程开放,让用户参与进来,建立一个可触碰、可拥有,和用户共同成长的品牌。其中有三个战略、三个战术,前者是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后者是开放参与节点、设计互动方式、扩散口碑事件。 很意外,在小米如日中天的2014年,黎万强突然宣布暂时离开。后来他剖析,自己当时遇到了中年危机,工作压力只是导火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