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与融合发展的思考
时间:2020-04-15 13:3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李仁君 郭国柱 清洁能源汽车是全球交通出行领域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制高点,海南省发展清洁能源汽车是推进生态立省战略的具体举措,是建设自由贸易港、加快建设美好新海南的重要内容。我们应抢抓时代机遇,从全产业链视角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与融合发展,为自贸港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4·13”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央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同时明确了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和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的“三区一中心”定位。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海南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实验区的必然要求。 海南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独特优势 海南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而且还有领先其他区域的政策优势。同时,海南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生态环境一流,风险管控和试错成本相当较低,因而在先行先试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海南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优良的生态环境上。保护好生态环境,留给子孙后代一笔赖以生存的生态财富,是海南的重要使命。研究表明,当前,燃油汽车对海南 PM2.5的“贡献率”大概是35%,通过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海南有望在2030年实现PM2.5年均值降到个位数的目标,并将达到世界最好的水平。海南平均气温较高,气候温差很小,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的电池活性高、电池寿命长,因此使用效率相对比较高。 从能源结构方面来看,海南已经确定了核电为主电源、气电为调峰电源的能源顶层设计,海南清洁能源装机比重到2030年预计达到80%,这意味着海南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清洁能源岛。另外,2019年海南已经完成全岛5G网络全覆盖,更有可能借助5G把能源和汽车联通起来,实现自动驾驶,推动人类生活进步。 从前期政策方面来看,海南已经宣布将于2030年全岛停止使用传统燃油汽车,普及使用新能源汽车,为全球岛屿经济体应对气候变化、推行绿色出行作出示范。2019年3月,海南发布实施《海南省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18年,全国燃油汽车销量下降,但新能源汽车却同比增长了61.7%;2019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0.6万辆。海南如果能够搭上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这一顺风车,必将为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作出贡献。 从全产业链视角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 海南现有汽车制造主机厂一座和汽车零部件配套厂家几十家,具有完整的汽车生产能力和产业链打造能力。如果结合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机遇和政策,海南有希望进行汽车产业的重塑。海南自贸港建设将很大程度上提升海南在全球的知名度,同时自贸港的各项政策将会使海南新能源汽车在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和销售使用方面拥有较大的竞争力。只要做好相关配套措施,海南将吸引更多的汽车设计中心和创意中心落户。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渠道引入高新技术和高端人才,并围绕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发展制定相关配套服务政策,未来,海南或将成为世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示范中心区域。 海南应充分依托政策和地缘优势,谋划探索新能源汽车研发、设计、生产、测试、发布和应用等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一是设立新能源汽车设计技术研发和转化中心,吸引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到海南开展前瞻性技术的推广与示范;二是打造新能源汽车创意设计的孵化产业园,从技术层面和商业模式层面探索更多新做法和新举措,支持省内汽车龙头企业向智能新能源转化,吸引东南亚市场的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海南,吸引电控、电机、电池以及相关上下游配套服务型企业聚集;三是推动新能源汽车与其他产业融合,促进汽车金融、汽车租赁、汽车赛事、汽车论坛、汽车会展等相关服务业的同步发展;四是发挥海南面向东南亚的地缘优势,将海南建设成为推动我国电动汽车产品进入东南亚市场的集散地,助力汽车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理顺电动汽车充电桩和换电站建设的关系 目前,新能源汽车推广的主要瓶颈是续航问题。海南发展新能源汽车当然也绕不开这个重要课题。目前,充电模式是主流,换电模式也有一定的存在,只是两者的应用场景有所不同。实际上单一的充电和换电模式因各自的局限性,很难满足消费者需求,所以充电桩和换电站建设同步进行,实现充换电互补结合应该是更好的选择。2019年底,在国家发改委等三部委共同印发的《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 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年)》中,就提到“推广新能源汽车电池租赁等车电分离消费方式”“鼓励企业研制充换电结合、电池配置灵活、续驶里程长短兼顾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另外,2019年底,工信部公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了将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