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时尚汽车_汽车生活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南山国际化城区再添“生力军” “三支队伍”奏响战疫最强音(2)

线上支持的工作方式,一方面有助于减少政府、社区人员、外事专干和国际志愿者与隔离人员的接触,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另一方面也能在线收集隔离人员的反馈信息,实时为隔离人员提供暖心服务,满足这些人员的合理需求。其中,来自韩国商会的韩国籍志愿者为表示对隔离人员的情感支持,在线上了解了这些人员的饮食需求后,联系周边餐饮企业,先后两次往酒店调配了一些韩式便当,让隔离人员吃到了家乡的味道,为严谨严肃的隔离观察工作增添了和谐温馨的氛围。

在防疫工作的关键时期,各项政策更新较为频繁,区委外办密切关注各个官方渠道公开发布的疫情信息以及针对疫情发布的最新政策,依托区内各外国人服务平台和国际志愿者的力量,将最新政策信息翻译为英文、朝鲜文(韩文)、意大利文、波斯文等文字,并在分类梳理后转发给各类外籍人士群体、外籍人士自媒体、国际学校、外资企业、隔离人员微信群和其他外籍居民微信群等,确保让外籍居民在第一时间知晓各种政策信息的变化,从而促使外籍居民更加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截止目前,外事专干和国际志愿者共配合区和各街道翻译官方防疫信息115篇。其中在政策材料的小语种翻译工作中,国际志愿者的作用尤为突出。韩国友人尹女士,担任了市政府慰问信、承诺书的韩语撰写人,同时还拍摄韩语视频宣传防疫工作、指导韩国人防控疫情。作为媒体人的她还善于运用网络,开展线上翻译,协助政府部门、外事专干和韩国籍居民进行沟通。许多韩国籍居民在感受到了尹女士细致入微的防疫服务后,深受感动,给她送上贴心的礼物。


南山国际化城区再添“生力军” “三支队伍”奏响战疫最强音

疏导隔离人员复杂情绪 随时配合街道办事处开展上户走访工作

外事专干小组分别对接不同的街道办事处,在外籍居家隔离人员和街道办事处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对于在社区居家隔离的人员,外事专干会根据对口街道的要求,随时配合街道办事处开展上户走访工作,并协助街道社区编制返深外籍居民工作指引、专项服务方案和物业温馨提示卡等。外事专干和国际志愿者通过通力合作,克服了各种苦难,疏导了隔离人员的复杂情绪,最终让隔离人员签署居家隔离承诺书,接受居家隔离的安排以及街道社区和小区物业的监管与服务,从而成功安置了27批共1157名需要隔离的返深人员。

在外籍居民特别是韩国籍居民最为集中的蛇口和招商街道,涉外疫情防控前期,外事专干、涉外社工和国际志愿者每天都加班到深夜。其中一位在蛇口长大的韩国籍志愿者梁睿智,甚至每天从早上8点一直工作到晚上10点以后,在工作中不惧艰辛,5次穿上隔离服,成为社区“三位一体”的第四人。在国外疫情暴发第一天开始,她就跑到蛇口码头参与接送服务,至今已参加转运工作六次。她利用自身精通中韩两国语言文化的优势,积极在各社区小区对中外居民进行疏导、调解和斡旋,对居家隔离人员安置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南山国际化城区再添“生力军” “三支队伍”奏响战疫最强音

同时,在南山区委外办的统筹和调配下,涉外社工、国际志愿者经常前往街道社区,为隔离人员的上户走访、纠纷调解等工作提供翻译支持。截止目前,外事专干队伍和国际志愿者共协助对口街道开展居家隔离人员的上户走访工作22次,排查260户家庭,并收集整理了关于涉外防疫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以及各隔离点的信息。在深圳工作多年的朝鲜族志愿者张明哲,精通朝鲜语和日语。他常常协助街道社区和外事专干,通过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小区内的日韩籍居民提供答疑、沟通、调解等服务。同时,张明哲也时常协助涉外社工将一些政策文件翻译成朝鲜语(韩语)和日语,从而及时向日韩籍居民传达最新政策。在街道社区、外事专干和国际志愿者的多番努力下,大多数被走访的居家隔离人员都能认真服从街道社区的居家隔离安排,偶有的误解与纠纷都得到了成功的处置。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