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时尚汽车_汽车生活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口罩“牛市”套牢谁?

  “你们那管得还严吗?”

  “我们这街上有很多人不戴口罩了。”

  微信群里都在互相询问还要不要戴口罩。3月18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科学戴口罩指引,对普通公众在居家、户外、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等环境中建议不戴口罩。

  但更多的口罩产业链产线还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再过十余天,中国石化仪征化纤建设的8条熔喷布将正式投产,预计每日N95熔喷布生产量将达到8吨,或产出12吨医用平面口罩原料。

  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月29日,全国口罩日均产量已达1.16亿只。其中医用N95口罩日产能、产量分别达到196万只、166万只。而且随着更多正在建设的产线陆续投产,口罩产业链上下游的产能产量都将进一步提升。

  与此同时,国内新型冠状肺炎的防控情况已有了明显改善,新增病例自2月下旬起呈稳步态势,多地连续几日实现零增长,截止3月28日,国内累计治愈人数已突破七万五千人。

  需求正在减少,产能却持续暴增。

  中国石化预计,上半年熔喷布产能将接近300吨/天,可满足3亿片/天口罩的生产用料需求,市场将供大于求。产能过剩,产业链上的每一环都面临着何去何从的压力,全球防疫处在关键时期,答案正在风中飘。

口罩“牛市”套牢谁?

  助一臂力,还是分一杯羹?

  3月26日,疫情期间北京三级法院的首次线下庭审开庭,北京京海康佰馨医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东等人站上了被告席,原因是涉嫌购买了58万余只假冒3M牌口罩以谋取不法利益,被控销售伪劣产品罪。这只是口罩乱象的一角。

  3月12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报,过去一个多月,全国共查获假冒伪劣口罩8066万只。

  假冒伪劣口罩大规模流入市场引发众怒,另一边,口罩投机的“暴富神话”席卷整个产业链,从下游到上游都陷入了史上最疯狂的行情。

  广州市保为康劳保用品有限公司生产部主管杨飞告诉亿欧,“原材料供应不足,大部分生产厂家已停工,生产设备不足,人员也不足,物流不畅通。”两个月前,这是全国口罩企业共同的困局。

  全国卫材生产基地河南长垣,原市场价格2万元一吨的口罩制作原料熔喷布,一度狂飙至60万元一吨;口罩机价格从40万直接竞价至160万,甚至连口罩机图纸在某电商平台上都能叫价数千元。

  资本市场中,多家借口罩行情浑水摸鱼的企业,因涉嫌蹭热点被问询、调查。

  3月17日,针对格力“预计出口1亿片一次性医用口罩”,上交所向格力地产下发了问询函。格力地产承认,“高格医疗目前尚未获得欧盟国家CE认证和北美FDA认证,高格医疗为新设立企业尚未申请海关进出口业务资质,能否实现出口销售业务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一面是市场上“群魔乱舞”,另一面则是行业里的传统口罩企业想方设法克服人员复工、原料供应、物流运输等复产难题,以前跟口罩毫无瓜葛的知名制造企业也纷纷转产,为抗疫和节后复工提供“弹药”。

  不到一个月,富士康、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等公司的口罩产线迅速投产,上汽通用五菱公司对亿欧表示,截至3月18日,通用五菱已经建成了22条口罩生产线,日均产能已达到200万只。

  无数人在利诱之下闯入口罩行业,要分一杯羹,但也正是在这股风潮中,化解口罩困境的答案显现出来:市场需求暴增从口罩一路传导到口罩机和各种原材料、核心原料熔喷布价格暴涨,口罩产业链短时间里绷紧,在扩产路上狂飙。

  “口罩总动员”产能破亿

  春节前,口罩行业的QQ群、贴吧热度直线上升,群聊框里不断跳动着需求信息:求口罩货源、求口罩机、求熔喷布原料,为了避免被信息流刷掉,采购经理们总是不断粘贴着相同的信息。

  这些寻找货源的人告诉亿欧,行情的变化是从1月19日前后开始的。从1月20日钟南山院士宣布“病毒人传人”开始,口罩就变成全民出行的“日常穿搭”,一时间洛阳“罩”贵,而全国各地医护人员为了有效隔离,不得不亲自动手缝制口罩的场面,则让所有人揪心。

  3月下旬,电商平台上,口罩不再缺货、价格逐步回落,50只一次性医用口罩价格大概在80~90元区间。口罩供需关系逆转,在贴吧、QQ群里,弹出来的消息变成了发布口罩库存、询问有无代办出口资质。

  两个月内口罩行情两次反转,归功于临危受命的中国制造产业链猛地上紧了发条。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