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销降幅均超80% 2月乘用车市触底
时间:2020-03-28 05:4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受疫情影响,2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出现大幅下滑。乘用车降幅尤为明显。分析原因,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认为,在消费者尽量减少外出、日常经济活动受限的疫情期间,乘用车消费需求被抑制,销量大幅下滑不可避免。同时,受疫情影响,汽车供应链问题也对乘用车生产造成很大影响。不过,值得欣慰的是,综合各种情况判断,2月我国车市已经触底,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推进、各行各业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3月汽车市场相比2月会有明显好转。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表示,尽管今年车市很难实现去年年底作出的增速-2%的预期,但随着疫情的控制和国家各项促进经济和汽车行业政策的出台,汽车行业的发展正在逐步恢复。为了促进行业更好发展,基于当前汽车行业的实际情况,中汽协希望各项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能尽快落地,包括限购城市限购牌照的增加、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放开、税收优惠、促进老旧车淘汰、汽车下乡等。 ■乘用车市降幅创新高 2月,我国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9.5万辆和22.4万辆,环比分别下降86.4%和86.1%,同比分别下降82.9%和81.7%,高于汽车产销总体降幅。受2月市场大幅下滑影响,1~2月乘用车产销增幅也出现大幅下滑,分别完成163.1万辆和183.1万辆。可以说第一季度都将受此影响。不过,从中汽协掌握的3月前十天企业的复工复产情况看,已经较2月有很大好转。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相信,3月中、下旬,我国汽车产业复工的情况会进一步好转,3月相关数据也会比2月好。 具体到细分市场,前2月,轿车产销量分别同比下降50.4%和47%;SUV产销量分别同比下降42.3%和37.3%;MPV产销量分别同比下降65.7%和58.6%;交叉型乘用车产销量分别同比下降53%和49.7%。 乘用车市场受疫情影响最大、降幅更为明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疫情防控期间居民正常经济活动被抑制。尽管车企都在纷纷尝试云看车、网上销售、上门送车等新型营销模式,但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依旧非常依赖线下销售。在疫情防控期间,乘用车的销售很难恢复到正常状态。不过,中汽协判断,待疫情结束后,被抑制的消费需求会出现一个“放量”小高峰,届时,乘用车市场的销量可能会有一定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在2月乘用车市场整体呈现较大降幅的大势中,仍有企业在销量上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中汽协统计的数据显示,2月,一汽集团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达到3.2万辆,同比增长18.5%。陈士华表示,一汽集团自主品牌乘用车延续了其去年开始的增长势头。去年以来,无论是红旗还是奔腾的市场表现都不错,这种增长延续到了今年。但个别企业的增长态势能否持续,现在还很难判断。 从目前的种种市场表现看,接下来乘用车市场注定将进入竞争更为激烈的博弈中,这从2月开始的各企业为促销纷纷降车价、给补贴就能明显感觉到。有些终端售价在10万元以下的车型,综合优惠幅度甚至达到了2万元。尽管如此大的优惠力度大多只能持续一个月,但也能让我们看到,面对下行压力严峻的市场,汽车厂商都采取更大的营销力度开始争夺终端用户,市场也必将进入竞争更为激烈的局面。 ■理性看待自主品牌市占率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2月自主品牌销量出现了77.6%的下滑,但市场占有率却实现了不小的提升,提高9.7个百分点,来到52.5%的历史高点。分析自主品牌2月市场占有率上升的原因,陈士华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湖北省复工复产率低,而湖北省有多个合资品牌生产基地,而自主车企的湖北生产基地相较于合资车企要少得多。同时,疫情期间,自主车企在复工复产方面采取的策略普遍较合资车企更为积极,这也直接推动了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尤其是在销售端,自主品牌相继推出云卖车、VR看车等活动、企业补贴、降价卖车等促销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车辆销售。只要努力,总有收获。 不过,陈士华强调,要理性看待2月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的提升,疫情影响的特殊时期,一个月的个别情况并不能说明什么,据此判断自主品牌的发展形势也不科学,要警惕盲目乐观。综合1~2月的情况,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只有39.4%,同比下降了2.5个百分点,就很能说明问题。1~2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在轿车、SUV、MPV等三个细分领域的市场份额都有下降,其中MPV领域甚至下降了20.7个百分点,降幅明显。由此可见,今年自主品牌面临的竞争压力要远大于外资品牌,自主品牌仍需加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