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持续低迷 全国多地出台政策“活跃”汽车消费市场
时间:2020-03-26 12:1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本报记者 丁琦报道 新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本就处于寒冬的汽车销售市场雪上加霜。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2月国内汽车产销均大幅同比下降。 然而,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离不开稳住传统领域消费。近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已陆续发出“救市”措施。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23个部门联合发文,提出大力优化国内市场供给、持续提升居民消费能力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对冲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并明确“促进汽车限购向引导使用政策转变,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限额”。在此之前,广州、湖南等多地也已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 对此,国家发改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司长哈增友3月18日表示,稳定和扩大居民消费,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当务之急是进一步压实地方政府推进复产复工、恢复营业的主体责任,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抓紧取消过度管控的做法和规定,尽快让消费热起来、让经济活起来。 汽车销售明显下滑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2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0.5%,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8.7个百分点。大宗耐用消费品当中,汽车销售额同比下降37%。 从多方数据显示,我国汽车市场二月份销量呈现“断崖式”下跌。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显示,今年2月前两周,汽车市场零售同比下滑达92%,创历史最高跌幅。 从对外公布今年2月份前半个月全国乘用车销量数据显示,2月份前半个月国内乘用车日均零售销量仅为2249辆。 汽车销售市场销量较为惨淡。来自乘联会的数据显示,部分销量排名曾经靠前的车企,于今年2月的销量跌幅都超过70%。如上汽通用、吉利汽车、长安汽车(000625,股吧)、长城汽车(601633,股吧)今年2月销量较去年同期分别下滑了83.5%、76.4%、78.2%、89.9%。 北京某汽车经销商汽车销售管关经理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疫情期间,客流量大幅减少,平时周末为汽车销售高峰期,平均能卖出汽车20余辆,而疫情期间最多只卖出去3辆汽车,年前的库存车辆到现在不得不大幅降价进行销售,虽然店内也上线了网络购车,但是咨询的客户很多,而实际购车人数却很少”。 大部分传统汽车经销商均表示“门前冷落车马稀”。对此,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受大部分企业延迟复工,加上零部件短缺供应、经销商线下销售受限等因素影响,市场形势依然严峻。虽然部分车企尝试新零售的方式营销,不过想要实现曾经的高销量还是有很大困难。因此,出台相关汽车救市措施刻不容缓。 不仅如此,新能源汽车也遭遇滑铁卢。据数据显示,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9951辆和12908辆,同比分别下滑82.9%和75.2%。其中,纯电动乘用车2月售出9291辆,同比下滑73.8%;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售出2190辆,同比下滑82.6%。自2019年6月26日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退坡起,销量持续下滑。 在生产端,中汽协针对23家汽车集团进行密切追踪。截至3月11日,23家企业复工率为90.1%,员工返岗率达到77%。其中长安汽车、奇瑞汽车、吉利汽车、江淮汽车(600418,股吧)、华晨汽车等企业已经实现全面复工。 产业分析师杨磊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虽然大部分车企都已复工,并且员工返岗率也在持续上升,但是新能源汽车销售仍面临着问题,自新能源补贴退坡,销量下滑开始,此次疫情造成新能源汽车销售持续下滑,其中车企原材料供给受阻,销售市场不景气,企业出口压力加大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目前来看市场恢复仍需一段时间。”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王斌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研提促进汽车、家电等重点商品消费的政策措施,促进汽车限购向引导使用政策转变,支持引导各地制定奖补政策,鼓励企业开展电子产品以旧换新。 政策转变促进汽车消费 我国汽车产业在经历2019年寒冬后,疫情给汽车厂商带来了更加沉重的经营压力。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来看,汽车销售的跌幅已超过同比往期。 根据2019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显示,中国居民家庭的消费品普及率总体水平较高。仅有全国1/3的家庭拥有汽车,而且如果考虑部分家庭有多台车的复数保有的话,实际上有更多家庭没有车。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在疫情防控中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
- 下一篇:汽车自动自主驾驶是目标,智能化是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