膘肥体壮的汽车产业都在救市,弱质的农机产业更需急救(2)
时间:2020-03-25 07:4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特别需指出的是,目前我国农机产业还是个孱弱的产业,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尚很大,农机企业经营波及农机化事业和农业生产的效应强,尽快让农机产业复苏,对稳就业、提升我国农机行业竞争力、拉动农村内需、促进农机化事业和农业农村经济的恢复均会产生较大的积极作用。 我们看到,最近在在汽车行业,从中央到地方,一场席卷全国的救市行动正在火热展开。2月中旬,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指出,要积极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配额,带动汽车及相关产品消费。2月20日,商务部指出,鼓励各地根据形势变化,因地制宜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增加传统汽车限购指标和开展汽车以旧换新等举措,促进汽车消费。有些省市则提出开展“促进汽车消费升级行动”、推出鼓励汽车消费政策、给予不同类型车辆相应补贴、新增汽车指标额度工作并重启新能源汽车地方补贴等措施。这些,大大增强了汽车行业的信心。 车可以不开或少开,但饭决不能不吃或少吃。与汽车行业相比,我们农机行业在国民经济的大盘子中似乎不值一提。但我们要认识到,农机产业牵涉到第一二三产业,产业链非常长,本身横跨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社会化作业、机械维修等),因此农机产业远远不限于产品制造业本身。特别是农业是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舱石,而农业机械化则又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起到稳定器的作用。因此,行业虽偏、产业虽小却作用巨大、影响深远,这大概也是国家自2004年以来就开始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并先后发布两个促进农机工业和农机化发展的文件的重要原因。一句话,农机产业发展、农业机械化发展事关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积极的政策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民的购机成本、促进农民的购机积极性。我们非常欣慰地看到,3月初,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实施指导意见》,这是国家层面着眼于农机行业和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出台的高层次推进举措。农业农村部还着眼农业机械化的短板,印发了《关于加快畜牧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这些,对于处于行业发展严冬期的农机企业来说都是利好,将对农机产业和农业机械化发展起到很好地推动作用。 总体来看,目前农机行业的扶持政策更主要集中于补贴推动、集中于刺激需求端,由于需求端传导到供给端、生产端还有个延缓期,因此,我们认为,目前相关部门出台的扶持政策对于广大农机企业来说还不够多、不够急、不够强,特别是针对目前农机企业的困境,需出台更多具有针对性的、现实性、直接受惠的政策,包括具体的、“一键可达”的金融、财政(产业)、税收等政策扶持手段,这需要政府部门与企业自身一齐发力、多措并举,尽快让农机产业脱离目前的困境。 首先,当然是利用好我们当前已有的政策,做大政策性增量市场。要加快农机补贴资金的发放与结算,利用信息化手段,尽可以进一步简化各种手续、缩短资金兑付周期。各级相关部门应该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担当精神做好这项工作。目前农民购机基本上还延续了此前的差额购机习惯,经销商需要提前垫付大量资金,给企业带来相当大的资金占用负担。因此,农民早点得到资金、早点把补贴资金支付给经销商,主机企业和上游供应商的资金占用也就能在较大程度上得到缓解,这样整个农机产业链则会大大受惠,增强企业主体的活力与创新力。 二是要加快推进报废更新这项好政策的执行。受益于国家多年的补贴,目前农机存量更新具有庞大的市场潜力。最近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的出台,无疑是促进行业发展的及时雨与推进剂,可将购机补贴政策效应进一步向纵深推进、进一步拉长农机化产业链的受惠度。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与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无缝对接”“双剑合璧”,则一定可以发挥更大的市场威力。 三是要尽快出台更多农机金融扶持政策。有专家认为,目前到了相关政府部门与银行主动出击、调查产业情况、在关键处注入资金与政策、扶持企业发展的时候了。如上所述,在我们农机行业,购机补贴和报废更新政策主要是着眼需求端,资金最终传递到企业手里具有一定的迟滞性,对目前急需“资金血液”的农机企业不够解渴。因此,需要金融部门加大对农机企业特别是民营农机企业的融资力度与便利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