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两个月,武汉如何夺回失去的时间?(2)
时间:2020-03-24 03:2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2019年,武汉官方将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定义为当地三大支柱产业,其2018年主营业务收入总量突破5000亿元。而根据武汉此前规划,在汽车和装备制造等现有产业增长有限情况下,光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两大产业成为武汉冲击5000亿产值的产业。 对此,武汉2020政府工作报告给出的数据是,2019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经济总量比重达24.5%,而数字经济占比则达到40%。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下一代信息网络、生物医药四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武汉未来科技城 图片来源:摄图网 在首批开工项目中,亦可找到此种变化痕迹。 在蔡甸区新布局若干汽车材料、零部件生产与配送项目同时,不少代表新兴产业的大项目亦在武汉开工,比如国家存储器(一期)未来馆项目、华中科创产业园项目。此外,5G网络建设也被纳入武汉今年首批开工大型项目当中。 国家存储器可谓武汉光电子产业“拳头”项目。天风证券宏观分析师宋学涛指出:在半导体领域,武汉拥有国家大基金和紫光集团投资240亿美金的长江存储,基本代表了国内存储芯片最高水平,设计制造中国首批3D NAND闪存芯片。 而这些闪存芯片,正是来自国家存储器基地未来或将建成的3座全球单座面积最大的3D NAND 闪存 FAB厂房。 2月底,长江存储厂房屋顶亮起标志性的紫色灯光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岳琦 摄) 据媒体报道,该芯片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数据中心等,全球市场规模约有2000亿美元,但有99%市场份额被外国厂商把控。该项目被寄望于打破国产芯片“失声”现状,多家券商研报及公开报道指出,2020年底其产能将达到5~10万片/月。 此前,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预测,2020年将是存储器黄金十年新的开始。而在武汉,更多与芯片相关的项目亦在推进。 据2020武汉政府工作报告,武汉将加快实施一批“芯屏端网”重大项目,汉江湾科创总部基地、阿里巴巴武汉产业社区等265个投资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开工。 轨道交通再发力 更大的“一盘棋”,亦在武汉城市规划中运筹帷幄。 在首批开工城建项目中,武汉轨道交通12号线开工建设吸引了诸多关注。这条全长约59.9公里的地铁线路是武汉首条地铁环线,将7个中心城区串联起来。作为2018年全国地铁里程增幅城市前三,武汉在轨道交通上再进一步。 武汉地铁 图片来源:摄图网(图文无关) 但放眼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史,武汉这一步迈得并不算最快。尽管是中西部城市中起步最早的城市,但在去年被成都后来居上。而若加上两市在建里程,差距还将进一步拉大。 轨道交通被认为是解决现有大城市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暨南大学教授胡刚曾指出: “市域快轨将进一步拓展中心城市范围,使外围郊区、卫星城成为人们日常可以居住生活、通勤的区域,由此优化大城市空间布局。” 而在此次疫情中,以疫情中心武汉为代表的大型城市暴露出的问题之一是,由于人口过度在中心城市聚集,一旦遇到大型灾害,负面影响将十分难以控制。 去年年底,武汉出台精致武汉三年行动计划,包含高质量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内容。除开通或延长地铁线路外,轨道交通国博控制中心项目和蔡甸区柏林地铁小镇项目同样成为今年首批开工项目,意在进一步提升轨道交通在城市治理上的作用。 图片来源:摄图网 据报道,武汉轨道交通国博控制中心项目即武汉集所有轨道交通线路的线网控制中心。建设完成后,将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全线网运营、指挥、调度功能,以解决传统线网中心建设布局分散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