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东树:激发首购需求是促进汽车消费的关键
时间:2020-03-20 06:5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受疫情影响,消费稳增长受到阻碍。今年经济增长和消费稳定的目标非常明确,通过促进汽车消费有望缓解消费市场的下行压力。 目前促进汽车消费的相关政策,基本都是在促进换购需求,而没有推动新购需求,原因在于换购需求既能拉动销售额增长,同时还能拉动二手车数量增长,但是对总量的拉动不大,同时对改善普通百姓的消费应该是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就此,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一、建议限购城市加大投放指标 从2019年汽车保有量的具体数据来看,北京的保有量仍然连续5年在500万辆的水平徘徊。成都的汽车保有量增长相对较快。2015年成都汽车保有量较北京少170万台,到2019年底,成都市场仅比北京少70万台。同时重庆、苏州也已超越上海水平。郑州的市场保有量增长相对较快,目前比深圳高出较多。西安、武汉、东莞也超越天津水平。 汽车限购城市中,广州与杭州的车辆保有水平表现相对较弱。广州的增长逐步改善。杭州的增量一直比较低迷,2017年至2019年年均增长12万台,与前期的10万台增量也相对一致。杭州市域面积为上海三倍,但汽车保有量仅为上海的70%。 目前几大汽车限购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普遍较高,城市空间相对较大。但各个城市的汽车保有水平跟城市面积并不相称,虽然保有水平与城市面积并非一定具有正相关关系,但限购城市的非主城区之外,有巨大的城市交通需求跟私车普及空间。 随着房价的高涨,很多限购城市的居民都选择住在主城区之外,轨道公共交通与居住地之间还有较大的空间距离,私车普及需求很强,应该适度放开限购数量,满足消费者购车需求。 二、建议车购税暂时减半征收 在2009年世界经济危机的低迷情况下,中央出台政策拉动中国车市,振兴经济。中国车市振兴政策中核心政策就是购置税减半政策,2015年中国经济受股市下跌压力时,国家同样出台了购置税减半的政策,迅速扭转了局面,对拉动消费起到良好作用,同时对国家税收也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发展自主品牌是中国汽车工业从大到强发展的关键。自主品牌过去10年来经历了两个高潮,其中2009至2010年和2015至2017年体现的较为明显。 刺激消费政策的核心在于促进无车族的购车,毕竟中国普通城市家庭有三分之二还没有私车,农村无车家庭更多。在政策刺激普通老百姓(603883,股吧)进入首购群体的同时,也会拉动自主品牌的增长,起到了政策的良好协同拉动效应。 在车市的刺激政策之下,自主品牌一般都能够抓住机遇,快速响应政策号召,实现市场销量的更好突破,这是因为自主品牌面对的是首购群体及消费弹性相对较大的群体,政策出台的效果自然会拉动自主品牌增长,并非照顾自主品牌。 从历次购置税减半政策看,虽然购置税税率减少,但将获得更多的综合税收,对国家财政和经济的拉动效果也是很好的。 1、2009年购置税减半,税收仍持续增长 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蔓延情况下,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汽车消费政策,起到了拉动内需和振兴汽车产业的作用。极大地刺激了国内市场的需求,同时也拉动了私车消费的又一轮新浪潮,取得预期的良好的增长效果。2009年全国乘用车市场突破了800万辆。 根据购置税优惠政策,2009年减按5%征收、2010年减按7.5%征收,2010年的购置税优惠幅度较2009年减少2.5%。2009年,车辆购置税收入1163.17亿元,同比增长17.5%,比上年提高了4.6个百分点。车辆购置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约为2%。分月来看,上半年减幅逐渐收窄,下半年转为增收。 2009年上半年车辆购置税收入减收的主要原因:一是受1.6升及以下排量汽车减半征收车购税政策的影响;二是受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上半年摩托车销量下降13.7%。下半年车辆购置税由降转升,且增幅逐渐增大,主要是因为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 2010年车辆购置税高速增长,实现税收收入1792亿元,同比增长54.0%,比上年同期增速加快了36.4个百分点。车辆购置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2.4%。 车辆购置税收入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汽车销量实现高速增长。2010年全国乘用车销售1133万辆,同比增长35%。二是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调整,从2010年1月1日起将排气量1.6升以下机动车的车辆购置税税率由5%提高到7.5%,使得车辆购置税高速增长。 2、2015年购置税减半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汽车企业服务质量成消费者关注焦点
- 下一篇:上海利真:整合市场资源,提供贴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