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企业为何扎堆上快手?(2)
时间:2020-03-18 08:3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2019年,一汽丰田、特斯拉、奇瑞汽车、吉利汽车、上汽荣威、比亚迪、一汽大众捷达品牌等国内外汽车厂商与品牌开始集中入驻短视频平台,全国各地的4S店员工、二手车从业者和说车达人,开始自下而上通过短视频+直播进行卖车尝试,平台已经基本形成了汽车商业生态。 2020年开始,汽车行业线下销售可谓跌入冰点。但借助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良好的汽车生态,越来越多的知名车企们得以调动全公司资源在线上卖车。 2月底,基于汽车行业需求,快手推出“原地看车”活动,东风风神、一汽大众、捷达、江淮汽车等众多品牌参与。 东风乘用车副总经理颜宏斌在直播 3月9日,奇瑞汽车旗下全新一代瑞虎7/瑞虎7 PRO以“全平台矩阵云上市“在快手正式发布,连开4场直播,并邀请4位快手汽车大咖助力 “新车云发布”。 在快手网红“虎哥说车”直播间里,限时抢购半价车等动态营销活动带来了远远超过传统营销的效果。最后,这场发布会以超70万的直播总观看人数和近7000条销售线索,刷新了汽车云发布直播记录。 在官方直播间外,奇瑞分布在全国各地4S店的销售员工,他们通过个人开播的方式在4S店现场”云看车”“云卖车”。 从官方号直播、网红直播,到金牌销售直播间、品牌代理直播间,对于车企来说,这并不是一场简单的“在线卖车”直播活动。其背后的链条不仅需要车企和经销商从上到下的调动与参与,以及整个链条销售体系与管理方式的变化,也与短视频平台从方案策划到流量的支持分不开关系——为了支持传统企业顺利“在线营业”,快手已经构架起品牌Page、品牌矩阵和品牌指数等磁力矩阵产品,帮助经销商打通线上线下的壁垒,与以往的线下玩法大大不同。 二是社交与内容重要性要增强,私域流量与公域流量要打通。 在很长一段时间,无论是短视频平台本身,还是主流商业品牌,双方都没有找到可以兼容的有效途径。平台重视用户体验,核心关注的是内容的生产、消费和社交;主流品牌商则很直接,关注的是投入和流量转化,以及商业效率是不是更高。 而移动互联网的主流用户,长期的“去中心化”熏陶使他们不相信权威,不相信企业的刻板宣传,对露骨的营销充满警惕,对海量信息无声抵制。他们追求个性,更相信周围人的推荐。社交即商业,新的营销模式必须抓住关系链,调动起KOL、KOC的力量。 以快手为例,在这个沉淀了众多社交关系的社区中,真实且丰富的“人+内容”是商业生态的基础,只有融入这个生态,以全新方式与用户互动,才能获得信任,形成转化、推荐和复购。 在春节期间另一场线上直播团购会专场,平时依靠精品视频内容吸引了诸多粉丝的尚品宅配,在快手的一场直播即收获了3673个留咨获客,有家装需求意向用户信息过1万,相当于一个运营较好的线下门店200天的获客量,以尚品宅配的平均客单价保守估计,提前锁定了至少1亿的营业额。 企业过去更加重视公域流量,大规模投入中求转化,ROI不一定高,短视频平台的新场景中,打通公域+私域尤其重要。而私域流量的运营需要内容、运营、流量三轮驱动。持续规模化生产优质内容,短视频UI设计、封面优化、直播环节设计、直播话术等细致入微的运营,还有流量加持,都是不可或缺的。 疫情过后,这种模式能否持续? 毫无疑问,疫情让不少实体品牌商与短视频+直播平台进入了“蜜月期”,但随着国内疫情逐渐结束,这种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深度合作是否也会偃旗息鼓?传统企业要如何才能持续“在线营业”? 可以说,线上能否为线下做增值,是决定未来合作是继续深化的关键。 首先是就是流量增值。过去的线上团购模式和传统品牌商的利益之间有一定冲突,带来流量的同时却冲击了传统商业原有的利润分成。因此,短视频平台能否在为线下带来流量的同时,尽量不以降低传统企业利润为代价会成为决定合作长久的关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