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企业为何扎堆上快手?
时间:2020-03-18 08:3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一个多月前,因受疫情冲击,魅KTV投资人、桔子水晶酒店创始人吴海发表了一篇名为《哎,我只是个做中小微企业的》的文章,一时刷爆了许多人的朋友圈。文内吴海痛述因无法开业导致的惨痛损失,宣称这家拥有100多家直营+加盟店的中高端KTV,资金只能勉强支撑2个月。 “只要是做实体的,基本都是这样”,吴海说。 根据最新调查显示,1-2月份消费品零售数据,受冲击前几位分别是:餐饮(-43.1%)、汽车(-37%)、家具(-33.5%)、建筑装潢(-30.5%)、家用电器与音响(-30%)。或许正是明白实体难做,“哭穷”的吴海早已投了3000多万研发AI和虚拟现实的创新,类似于现在的短视频平台,他希望魅KTV未来能拥有一种线上线下结合的新型态。 但吴海的创新最快也要到4月才能面世,太多数等不下去的实体老板们开始尝试与短视频平台深度合作,探索新的营业模式,掀起一波“在线营业”浪潮。 春节期间,众多知名车企选择通过短视频平台在线召开新车发布会,线上解说、领券购买、售后服务一条龙;携程在快手上做了多次直播,带着用户进行“景区云旅游”,赢得了更高品牌好感度;尚品宅配等家装企业做起了优惠力度颇大的直播团购;就连线下音乐会也被搬到了线上,2月28日晚,在快手举行的“大冰的小屋”线上音乐会总观看人数达到600多万,影响人群远超一场线下的演唱会。 作为魅KTV的半个同行,雷石这家服务了钱柜、温莎等在内全国80% KTV门店,年覆盖线下KTV用户数超过10亿人次、MAU超5千万人次的线下服务商,在春节期间与快手深度合作了一场十分成功的“在线KTV”创新活动,对帮助更多传统企业“在线营业”意义重大。 这场活动进行的十分顺利:在快手直播间里,雷石召集了纯K、酷秀、星聚会、好乐星等几家KTV,以及卢庚戌(水木年华)、严艺丹、广东雨神等知名歌手,以线上KTV为背景,主持人带着直播间观众依次转场5个包厢,艺人在平台上参与直播,数百万网友在线观看,与喜欢的乐队和歌手一同歌唱、舞动。 而之所以说意义重大,是因为这场线上KTV合作,从活动形式、活动效果以及背后调动的资源,对许多不知道如何在线营业的实体老板来说,都极具学习价值与鼓舞人心的意味。 在开始前,真正愿意参与的KTV企业并不多。因为在线营业,意味着营销手段到运营模式,都要产生与过去截然不同的变化。 “90%的说我不拒绝,但是我不知道怎么玩,我先看一下,大家都在观望状态”,雷石负责人如是说:“只有头部这几家(合作伙伴),其实在行业里面是走在很前面,愿意接触新的东西,跑得比较快。” 最后,雷石成功拉来了代表中国量贩式KTV最高等级客户会员体系的纯K,以及布局全国从一线到三线城市60多家万达Mall的星聚会等愿意率先尝试的私家KTV,靠着他们覆盖全国100家店,从线下的营销、服务运营,到线上的联动,都有一个很专业化的团队来执行,才能够撑起这次活动,也给行业建立起一种线上线下联动的服务模板和标杆。而在第一期线上KTV活动成功之后,一些曾观望的全国性大型连锁KTV终于也纷纷加入到第二期的活动筹划当中。 雷石与快手的这次合作,其实只是实体行业尝试进行线上线下联动的一个缩影,在接下来的时间内,短视频+直播与试图“上网”的实体企业之间,只有紧密合作,才能产生这样良好的化学效应。 传统行业的焦虑:游戏规则已变 随着2018年以来短视频平台的火爆,不仅提供了商业机会让很多个体赚到了钱,也让如汽车、家装等没有被移动互联网深度渗透的主流商业发现“游戏规则”已经改变。 特别是这次疫情,宅在家中的人们把大量时间放在了线上,线上购物、线上学习、线上娱乐、远程办公,甚至在线应聘,大爷大妈都学会了线上买菜和刷短视频。而且人们生活在数字世界的时间有越来越长的趋势。 面对逐渐改变偏好的消费者和全新的数字世界,企业的营销也必须创新。正如嘉御基金创始人合伙人卫哲所说,“在线营业”不是做不做的问题,而是活不活的问题。主流商业品牌“在线营业”的需求被极大的激发出来。 但传统实体企业要抓住短视频+直播所驱动的红利,至少要能够正确认识两个改变。 一是营销场景与资源组织方式改变。静态的信息流广告已经过时,企业必须围绕短视频+直播新场景,重新组织营销资源。 在销售依然重度依赖线下汽车行业,虽然二手车电商相对成熟,但主机厂及4S店体系的电商化和数字化进展缓慢,新车线上销售占比极小。公开数据显示,全国有120家左右车企、28000家4S店、十几万家汽贸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