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上车量产的边缘AI芯片,开启国产替代的“征程”(2)
时间:2020-03-10 03:4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英特尔前CEO科再奇曾表示:“平均每一辆自动驾驶汽车产生的数据量约等于3000人产生的数据量。”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汽车以及人工智能产业对算力的需求是惊人的。在过去的数年里,我们看到智能驾驶的等级每提高一级,算力差不多要提升一个数量级。 所以在庞大的市场需求面前,国产芯片的前装量产就显得至关重要。 地平线实现了中国车规级AI芯片量产零的突破,也补齐了国内自动驾驶产业生态建设的关键环节。如果这块战略高地,我们没有迅速铺开拿下,或许依旧会像传统芯片一样受制于海外。而以地平线为代表的国产力量的出现,不仅意味着我们的战略高地得到坚守,还可能在世界市场上攻城略地。 作为首个在美、德、中、日全球四大主流汽车市场获得重量级客户的Al芯片公司,地平线在商业落地上一路领跑。目前,地平线ADAS、自动驾驶和多模交互业务规模均处于领先梯队,是国内少数实现大额营收的AI企业之一。 地平线车的规级AI芯片也在高速持续落地,目前已经跟多家国内头部整车厂开启全方位合作。今年预计有若干款主力车型量产上车,明年这个数字会达到两位数,未来将会有更多国产车用到地平线的芯片。 地平线预计,征程芯片两年内将有望达到百万量级的前装装车量,五年内则有望完成千万量级的目标,剑指全球。 全面开放,以生态为核心 地平线之所以能大规模的前装量产,与征程二代的强大是分不开的。 上一页12下一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