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时尚汽车_汽车生活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连卖酒的五粮液都玩“跨界造车”,企业们砸钱是为了造好车吗?(2)

在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看来,在各地政府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各行各业的巨头企业纷纷热衷于“砸钱”造车,显然“醉翁之意不在酒”。“通过造车拿地一方面可以跨界布局,另一方面也解决了拿地难、拿地价格高的问题。如地产商集体入局汽车,其真实目的很可能借造车来圈地圈钱。”

“汽车产业体量大,产业链长,对地方政府而言,也希望借此拉动当地实体经济和就业发展。而汽车产业的落地也必须有土地、资金的支持,企业发展造车时也有了争取资源的优势,尤其对于本身就有融资实力的企业而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向中新经纬客户端表示。

就上述列举的五粮液来看,企业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其造车事业也获得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在五粮液入股后,凯翼汽车的第一个动作就是在宜宾建厂,工厂一期占地973.3亩,总投资37亿元,规划年产能15万辆。

不过,造车并非“砸钱”就能成功的事业。宋清辉认为,造车是一个以技术、人才及规模效应著称的传统产业,资金只是其中一方面。与拥有动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积淀的传统大牌车企相比,我国的一些造车新势力还需慢慢积累和沉淀。这也是为什么造车失败的很多,成功的少之又少的主要原因。

张翔表示,融资能力可以说是前期造车最关键的因素,这些“跨界”的企业大多都具备这一点优势。“以前的‘PPT造车’就是故事讲得很精彩,但是融资没进展,因此没有办法去推进。不过造车行业是一个门槛非常高的行业,投入和风险都很大,‘跨界’的企业面临着更大压力。现在汽车行业已经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企业仍一哄而上,或将应对一系列竞争和淘汰危机。”(中新经纬APP)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