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时尚汽车_汽车生活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国际竞争力超越韩国!商务部发布贸易高质量发展首个报告!(2)

  《报告》认为,中国已经形成了全球一流的汽车制造体系,具备大规模出口的产业基础;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倒逼国内企业加快“走出去”;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中国有望成为全球重要汽车出口基地,外资品牌有望扩大出口规模;对外贸易环境持续改善,将为扩大汽车贸易规模创造更有利条件;进口汽车市场长期向好,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和潜力,这些正是我国汽车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和潜力所在。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汽车贸易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出口规模稳中有升的同时,出口市场布局也在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也得到改善,整车产品品质持续提升。吴松泉表示:“我国的汽车出口有了高价值产品,合资品牌车辆和新能源,包括乘用车出口的单车价值在逐年增加。”而且,我国已经成为汽车零部件大国。2018年出口额达到725亿美元,占汽车产品出口总额的82.4%,比2013年增长16.6%。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已经成为我国汽车零部件的主要出口市场。中国品牌汽车企业的国际影响力已经有了稳步提高且在海外市场的本土化发展中取得了初步成效。出口市场有了一定基础的同时,进口汽车也满足了国内市场多样化需求。2019 年上半年,受到进口车降价、进口关税降低、国内市场消费升级等利好因素影响,进口车市场逆势增长4.8%。进口品牌车型多样且正在不断更新换代。

  《报告》对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含合资品牌)进行了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指数显示,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已超过韩国,与德国、日本和美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2018 年,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数是德国的76.3%,日本的78.9%,美国的89.3%,韩国的104.1%。从构成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数的具体指标来看,国内市场规模、国内市场占有率、成本水平以及价格水平等是我国具有显著优势的指标。而基于出口数据的汽车产品出口竞争力评价来看,中国汽车产品出口竞争力近年来虽不断提高,但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

  当前,国际市场环境复杂多变,国内发展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我国汽车贸易发展面临外部需求低迷、全球经贸规则调整、技术法规加严等各种挑战。另一方面,国内汽车产业和市场进入降速提质、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市场需求持续下滑,产能过剩压力加大,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将推动行业优胜劣汰,倒逼企业加快国际化发展。展望未来,《报告》认为,未来几年,我国主要中国品牌汽车企业将加大海外市场布局,外资品牌汽车出口规模将持续扩大,新能源汽车领域加快“走出去”步伐,二手车出口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进口汽车正向品质化、个性化、新能源化发展。吴松泉强调,未来我国汽车贸易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面向未来完全开放的市场环境,中资企业要立足于打造品牌和技术自主的完全自主企业,积极利用一切国内外资源提高竞争力,全力做大做强自有品牌,全力应对汽车行业的激烈竞争。国际化战略,是所有汽车行业企业的战略选项,所有企业都应该树立“全球化思维”,积极利用国际市场上的技术、制造、配套、资金、人才等资源提升竞争力。而目前大部分中国车企也正在沿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

  马胜则表示,帮助业内外更好地认识我国汽车贸易发展,形成高质量发展共识,引导中国汽车在国际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是《报告》的目的。面对汽车贸易发展,需要车企正确认识国内外发展环境,结合自身优势,制定合理的规划、科学布局,谋求更广阔的海外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