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时尚汽车_汽车生活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押金难退巨头败走,共享汽车的最终命运是死亡?(2)

“和共享单车相比,共享汽车最大的标签就是太‘重’了。”一位租车行业从业者告诉未来汽车日报,很多共享汽车企业的商业逻辑和共享单车一样,就是把运营车辆全部买入,再投放到各个地区,但汽车的单价比单车贵得多。“一家大体量的共享汽车运营商,每年光采购车辆就需要花费几十亿元。”

除此之外,车辆保险、维修保养、停车费用以及技术开发维护等,都是一笔巨大的投入。

和巨额投入不成正比,共享汽车的收入模式十分单一,几乎只能通过租金来实现营收。

对于共享汽车来说,车队规模和车辆运营的周转率,是决定盈亏的主要因素。艾瑞咨询的2019年中国分时租赁行业研究报告指出,依据“收入= 单车收入 * 车辆规模”的运营公式,车辆周转率越高,单车收入越高。而成本 = 车辆规模 *单车成本,分时租赁平台的成本,随车辆规模扩大而增大。

只有当周转率足够大时,才能实现基本的盈亏平衡。但事实上,大多数运营商很难找到平衡点。

EZZY破产倒闭之际,创始人付强曾说,在实际运营过程中,EZZY每做一单都会赔钱,融来的钱也很快就被花完,过高的运营成本和狭窄的盈利通道最终拖垮了公司。友友用车创始人李宇也曾表示:“共享汽车目前难盈利,费用完全不能打平成本。”

收支魔咒之下,共享汽车从昔日明星沦为明日黄花。也正是因为盈利难,不少共享汽车运营商对用户押金动了心思。

此外,许多共享汽车企业难以为继,和用户体验不佳也有关系。

出于成本考虑,多数共享汽车购置的车型一般做工较差,外观内饰不甚美观,很难让乘客体会到舒适感。而且共享汽车为非个人物品,不少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并不爱惜,在车内随处可见生活垃圾、食品残渣等,严重影响后续用户使用,甚至让不少人因此彻底放弃共享汽车。

押金难退巨头败走,共享汽车的最终命运是死亡?

共享汽车 图片来源:Pixabay

另一方面,找不到车、续航能力差、还车不方便等因素,都会影响用户对共享汽车的体验。多地曝出的废旧共享汽车“坟场”,也在打击用户的积极性。

市场研究和咨询公司君迪发布的《2019年中国消费者共享汽车使用情况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对共享汽车领域的分时租赁服务还处于 “尝试期” ,品牌忠诚度不高。用户体验不佳,可能成为分时租赁服务进一步普及的阻碍。

“目前共享汽车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上述租车行业从业者告诉未来汽车日报(ID:auto-time),一家初创企业如果解决不了收支平衡和服务的痛点,很难走到最后。

谁会是下一个弄潮儿?

由于盈利模式存在“硬伤”,短短两三年时间,共享汽车的风口就开始消散。一位出行公司内部人士明确对未来汽车日报表示,“短期之内,我们是不会碰共享汽车的。”

曾经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共享汽车,真的没有生意可做了吗?

共享汽车并不是在近两年才开始出现,而是分时租赁的另一种业态。早在2013年,汽车分时租赁的概念就已出现,只是借着共享经济的东风,再一次被推上了火热的风口。

无论出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考虑,还是为有驾驶需求的用户提供便利,共享汽车仍存在很多用车场景。此前纷纷涌入共享汽车行业的运营商们,正是打算撬动这个市场,分一杯羹。

此外,伴随着共享汽车的发展,无论是对于主机厂还是对于用户来说,共享汽车都在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共享汽车其实可以做一个价值中枢,实现价值再分配。”GoFun出行内部人士告诉未来汽车日报,“共享汽车可以做的事情非常多,也很有想象空间。”

押金难退巨头败走,共享汽车的最终命运是死亡?

来源:Pexels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