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汽车产业“严冬”突围再出发
时间:2019-12-18 13:2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骆万丽 南国初冬,寒意渐浓。对于已经在市场“寒流”中奋力前行了近一年的广西汽车产业而言,今年的冬天带着暖意。 统计数据显示,10月我区汽车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5.1%,扭转了连续12个月负增长态势;11月,全区汽车产量19.7万辆,同比增长27.38%。 在低潮之时积蓄力量,于困境之中力求突围,在逆势之下保持昂扬之姿,经历了严冬的洗礼,广西汽车产业在行业拐点中寻找新的起点。 下行时积蓄“向上”新力量 2018年行业产销量首次出现负增长后,2019年,汽车市场的寒流来得更为猛烈。 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短期消费持续低迷,加上国内十几个省区市提前实施国六排放标准,自主品牌国六产品准备不足,终端库存消化压力过大……各种不利因素的交织,让2019年成为汽车业内专家口中的“严冬”。 以中低端市场为主攻方向的广西汽车业,对于市场的寒意感受得尤为深刻。最“煎熬”的时期,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的乘用车产销量同比均出现20%以上的下滑;与整车企业唇齿相依的广西汽车集团发动机业务量从2017年最高峰的每月5万台,下降到低潮时的月产不足5000台。 “经历了长达28年的爆发式增长后,汽车产业进入了结构深度调整期。”东风柳汽总经理唐竞表示。与中低端汽车市场的萧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国内高端汽车产销量以两位数的增速持续升温,“市场竞争加剧、利润空间进一步挤压,单纯打性价比牌,走低端市场路线,已经很难适应市场消费需求的升级。” 越是身处寒冬,越要苦练内功,抢抓市场新机遇。 上汽通用五菱,新宝骏二期总装车间,一辆辆搭载着全新“钻石标”的新宝骏走下生产线,驶向市场。今年4月,上汽通用五菱发布新宝骏品牌,先后推出了4款全新车型,迈出了“跨十工程”的重要一步。“11月,新宝骏品牌销量突破2.4万辆,成功抢占智能网联市场。”车间工作人员介绍。 看似品牌符号变化,实质是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市场进入低潮期,许多同行在硝烟四起的价格战上进退维谷,上汽通用五菱却沉下身心,建设研发和认证中心、打造“新四化”团队,建立和完善有自主核心技术的整车性能开发体系,赋能新宝骏品牌向上发展。 广西汽车集团柳东工厂焊接车间,林立的机器手臂快速旋转、对位、焊接,在飞溅的火花中,有条不紊地作业。据广西汽车集团运营管理部总监沈斌介绍,“智”变推动零部件产业升级,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国五切换国六政策的当口,广西汽车集团及时推出国六发动机,快速填补市场需求,今年发动机业务从6月起重新迈上月产2万台的台阶,预计发动机业务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 市场的博弈归根结底是技术的较量、质量的竞争。作为广西第一家汽车企业,东风柳汽投入研发资金18.74亿元,其中用于汽车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的研发达15.74亿元。 危中求机、机中求变,积蓄力量、奋力前行——度过这个冬天,春天不会太远。 困境中开拓未来新蓝海 大浪淘沙的行业竞争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又孕育着转型升级的无限希望。在市场的严冬之中,新模式、新业态、新市场却在令人惊喜地茁壮成长,开辟出行业转型新的蓝海。 新的模式悄然兴起,为百年产业扩展新内涵—— 点击APP,就可以远程启动汽车,打开车上的制冷制热装置;在车上,人车可以实现流畅地“对话”,通过语音操作发微信、抢红包,在54秒内可完成语音导航19次……在上汽通用五菱新宝骏生产基地,记者亲自体验新宝骏车联网系统带来的便捷和乐趣。 “智能化、网联化正在深刻改变汽车传统的产品形态、服务方式和使用模式。”上汽通用五菱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韩德鸿介绍,上汽通用五菱正加快由传统汽车制造商向汽车移动出行服务商转变,以新的模式塑造市场竞争力。 新的业态日益成熟,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 汽车工业重镇柳州,轻巧可爱的新能源汽车穿梭于大街小巷,已经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贵港正加快打造广西第二汽车(新能源)生产基地,随着华奥、腾骏等一系列项目落地,汽车城初具规模; 在南宁,广西申龙将分步建设国内全铝车身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打造一个涵盖汽车全产业链的汽车文化小镇。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光束汽车项目取得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 下一篇:比亚迪S2新能源有何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