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车降价原因不简单
时间:2019-05-24 16:3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3月15日,李克强总理在两会记者会上宣布,自4月1日起,制造业增值税由16%降至13%,减少3个百分点。为响应政策,多家豪华车企业宣布下调产品指导价。奔驰打响了降价“第一枪”,3月 15 日晚宣布下调梅赛德斯-奔驰及smart 在华销售车型的价格。接着,宝马、沃尔沃、捷豹-路虎、林肯、奥迪等高档豪华轿车制造商相继宣布下调相关车型的建议零售价,掀起一波豪车降价潮。尽管降价幅度并不是太大,还不如店头促销的时候让利多,但这一连串的新闻很吸睛,收到了对政府、对消费者“两面讨好”的效果。不过,也有人指出,这些豪车借机营销,实际上只是一个噱头而已,店头实际成交价格早就低于销售指导价3%了,厂家只不过借机给自己找了一身好行头,体面地走下台阶来。 奔驰率先跳出来降价,“割肉”给消费者,还是为了自己。中国豪车市场尽管随着整个车市在减速,但是,奔驰、宝马和奥迪在中国拼争“老大”的战争还没有结束。去年,奔驰、宝马、奥迪在中国的销量分别占其全球销量的28%、25%、37%。显然,奔驰和宝马都想把奥迪掀翻在地,自己坐上头把交椅。中国又是全球最大的新车市场,市场潜力还很大,所以 BBA(奔驰、宝马、奥迪)在中国奋力拼杀 ,志在必得。 去年,奔驰(含smart)在华销量增长 10.3%,宝马增长7.7%,奥迪增长11%,无论哪一家在华的销量增速,都远高于欧、美、日市场。今年1月,奔驰全球销量为18万辆,同比下降 6.7%,但在中国市场依然保持增长,月销量首次超过 7 万辆,足见其对中国这个超大规模市场的依赖度有多高。同样,尽管宝马今年1~2 月的全球销量下跌 2%,但旗下 BMW 和 MINI 两个品牌在华交付 107717 辆,同比增长 8.8%。奥迪亦是如此,今年 1~2 月在华累计销量同比增长 3.8%,但全球销量却下降了 5.5%。对于德系三强来说,中国市场的地位不言而喻。 至于沃尔沃、捷豹-路虎、林肯等二三线豪车品牌,也只得被动地亦步亦趋,宣布降价,以提高关注度。 笔者以为,3 月初特斯拉的大幅降价,对 BBA 刺激较大。在很大程度上,特斯拉与 BBA 拥有同一个目标客户群体,生猛野蛮的特斯拉如此任性降价(Model X P100D 降价幅度高达 34.11万元),势必会拉走很多客户。对此,BBA不能不做出回应,更何况中国政府又给出了3%的税收优惠,腾出了新的降价空间。特斯拉在华尚未国产就如此孟浪,要是今年年底国产化产品上市后,岂不降得更狠?想到这一层,BBA不得不先在价格上动一动。 从更宽泛的跨国巨头竞争格局来看这一次豪车降价,笔者以为,中国市场的豪车价格与欧、美、日市场接轨的速度会显著加快,原有的巨大利润空间正在迅速缩小。3月初特斯拉大幅降价可以算做一个历史性的标志。 豪车巨头们竞相降价这件事,让笔者想起了早年间的两件事。一件是本世纪初上汽通用赛欧轿车在中国首推“10万元自动挡家用轿车”;一件是 1999 年广州本田首款车——第六代雅阁按照与国际接轨的价格上市,一炮走红,加价购车热持续六年。 赛欧问世前,“老三样”(桑塔纳、捷达、富康)统治中国轿车市场。当时,中国就要加入 WTO 了,亿万国民期盼着国产轿车的价格能够让他们够得着,希望国产轿车的价格能尽快与国际接轨。然而,“老三样”就是硬扛着不降价,也不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快速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增强自身的性价比,这就给对市场需求很敏感的上汽通用汽车留下了大展拳脚的空间:10万元、自动挡、ABS、安全气囊。这些在今天看来最基础的配置,那时“老三样”就是不提供。就这样,美国通用汽车和其中国伙伴一起,终结了欧洲车企独霸中国市场、长期赚取超高额利润的舒适日子。再看近期特斯拉的降价,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要逼迫较为顽固的德系车企和日系车企拿出“诚意满满”的销售指导价格,还是要靠老美。 不过,在日系品牌阵营中,本田是个例外。1999年,广州本田的“头胎”第六代雅阁上市时,没有像“老三样”那样定高价,而是一步到位,制定了一个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销售指导价。既是世界名车,又是国内外无歧视的价格,雅阁一经推出就严重供不应求,加价购车持续六年之久。 在国际市场上,品牌够硬,产品力一代接一代领先于竞品,就会让车企和品牌步入正循环发展轨道,产生“多益惯性”:企业在舆论上接连赢得巨大赞许,产品在市场上赢得持续热销。随着社会保有量增速大于竞争品牌,自家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会高于竞争品牌,企业经营风险因而大大降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