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欧洲、日本、中国正在激烈争夺,一场锂的战争打响了!(3)
时间:2019-12-10 14:0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每辆汽车约需要9千克锂。据德意志银行推测,未来几年,市场对于锂的需求将出现60%-250%的增长。谁掌握了锂资源供应链,谁就将控制锂电池产业的未来。 于是,国际巨头纷纷涉足锂矿。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18年最新报告显示,全球锂资源储量超过5300万吨,其中阿根廷占有980万吨、玻利维亚占有900万吨、智利占有840万吨、中国占有700万吨、美国占有680万吨、澳大利亚占有500万吨。 目前,全球锂矿主要产地在澳大利亚和南美洲,澳大利亚是全球最大的锂供应国、全球锂矿开采主要由Albemarle、SQM、天齐锂业和FMC Corp主导,这四家公司占全球供应量的80%以上。 但新的争夺正在加剧。最新消息显示,日本软银集团正大举进军锂矿产业。 2018年4月,软银集团投入约80亿日元,取得了内玛斯卡锂业9.9%的股权。这是软银集团的首个矿山投资项目。此前,软银对这种资源型的重资产投资机会不屑一顾。 通过这次投资,软银集团拿到的矿山预计锂产量为3.3万吨,软银集团将长期直接采购最多20%。 “对内玛斯卡锂业的出资在集团战略上是极为重要的一步”,软银集团会长兼社长孙正义表示,“将通过科技和能源的融合,进一步推动物联网和纯电动汽车时代的移动出行革命”。 除了软银,对锂资源有直接需求的全球知名车企都将锂电池的供应延伸到上游锂资源。全球知名车企宝马、丰田以及特斯拉等纷纷延长自己的原料供应链,布局上游锂矿资源。 特斯拉也不甘落后,正在与智利最大的锂矿生产商SQM公司就锂电池原材料的供应进行谈判,未来特斯拉可能在这里建立一座加工厂来生产其电池所需的高质量锂。 中国的天齐锂业、赣峰锂业,已经获得了全球最大的锂矿石供应国澳大利亚、最优质的盐湖锂资源国智利和阿根廷等全球热点及优质资源区的部分权益。作为目前是全球第三大生厂商,天齐锂业持有泰利森锂业有限公司51%的股份,后者拥有全球最大的锂辉石矿格林布什,曾为全球供应了65%的锂矿石。 (图为天齐锂业发源地——射洪基地) 除了企业的市场化动作,围绕锂资源的争夺战正产生更广泛的政治影响。 前不久刚刚辞职的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曾被西方国家描绘成环保主义的敌人。自2006年上台后,他就开始计划将嘉能可(Glencore)、金达尔钢铁电力公司(Jindal Steel&Power)、英阿泛美能源(Pan American Energy)和南美白银(South American Silver)等几家强大的矿业公司国有化。 他期待通过开采锂矿使国家走上致富道路,但这明显动了西方国家的奶酪。 4 中国锂产业的现实尴尬 作为全球第二大锂资源国,中国理应不为锂资源而担忧,但现实却比较残酷—— 中国锂资源严重依赖其他国家,80%的锂资源供应依赖进口,已成为全球锂资源第一进口大国。 中国锂资源总量虽大,但整体上盐湖锂资源品质和外部开发条件较差,导致开发难度大、成本高,供应能力较弱。 青海柴达木盆地是中国锂资源储量最丰富的地区,但青海盐湖锂资源品位偏低、镁锂比值高,分离难度大。位于青海的察尔汗盐湖锂资源储量占到我国盐湖锂的40%,但氯化锂品位仅为96.4 mg/L,镁锂比值也高达500以上。 南美优质盐湖阿塔卡玛等盐湖氯化锂平均品位在6000 mg/L以上,镁锂比仅为6.4。也就是说,我国青海盐湖锂资源的氯化锂品位比南美优质盐湖低约60倍,而镁锂比高近80倍,按照专业测算,青海盐湖锂资源开发的平均成本是南美优质盐湖的两倍。 (图为盐湖 图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admin) |